罄竹难书比喻什么?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罄:用尽,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简来写字。罄竹难书原义是用尽南山的竹子做竹简,都写不完他的罪行,后比喻事实极多,难以写完(多指罪恶)。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
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出自《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和《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罄竹难书的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意思是罪行多得写不完。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罄竹难书一语,最初形容乱象极多,后多指罪恶极多。
馨竹难书讲的是哪个人做坏事?
罄竹难书说的是李密。《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曰:‘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他生性聪明灵活。
语出自“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意思是:就算把终南山的竹子都砍完用来做竹简,都写不完(坏人)的罪行 隋朝末年,炀帝杨广残暴统治,荒淫奢侈,大兴土木,征战连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罄竹难书 罄(qìng)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其中,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推翻隋炀帝统治的决心非常坚决。在隋炀帝发动高丽战争时,身为隋将的李密就力劝越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不敢,李密自己率兵反隋。
说起陕西恶匪周寿娃干过的坏事,可以用成语“罄竹难书 ”来概括,取人心胆入药,当着亲属在场奸淫妇女,残杀新四军革命战士等等。据统计,从1933年起,周寿娃及其匪徒残杀革命干部和无辜群众达500余人,奸淫良家妇女600多人,抢劫、敲诈、勒索民财不计其数,是横行于商洛山区无恶不作的土匪恶霸。
去掉罄竹难书。罄竹难书一般指不好的事情。而句中的不计其数已经说明做的好事很多了。
罄竹难书出自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这就是成语“罄竹难书”的由来。【罄竹难书】是一个紧缩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形容一个人坏的成语有哪些?
1、形容一个人坏的成语有作恶多端、丧尽天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心狠手辣等。 作恶多端:指一个人做了许多坏事,罪恶累累。语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丧尽天良:形容一个人恶毒到了极点,没有一点良心。
2、形容一个人坏的成语有作恶多端、丧尽天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心狠手辣等。作恶多端 【解释】: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译文】:想当初做恶多端,这三四天斋戒,那里就积累得过来。
3、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知羞耻。多用来形容坏人通过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指没有底线的方式损人利己,以求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後,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市侩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4、丧尽天良,形容人干尽了坏事,也指人心险恶,恶毒到了极点。
5、古文形容一个人很垃圾成语有衣冠禽兽,恬不知耻,一无是处,地痞流氓,酒囊饭袋,朽木不可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文不值等。其中形容人最无用的前三个是衣冠禽兽,朽木不可雕和一无是处。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出自陈汝元的《金莲记·构衅》。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