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场战争对明清战争有决定作用?
明清关键之战-辽东战役
明清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多数学者认为是萨尔浒之战,其实萨尔浒之战只是辽东战役的首场失败战,明军在整个辽东战场的失败才是将明朝葬送的导火索。
万历三十八年(1610),起用熟悉辽东方面情形的杨镐为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杨镐到达以后,申明纪律,从福建、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去征调军队,杨镐自任总指挥,坐镇沈阳,官军兵分四路,刘挺率领东南路军、李如柏率领南路军、马林率领北路军、杜松率领西路军从东南、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由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进攻,准备跟后金军大战一番。
时年三月西路军总指挥山海关总兵杜松出抚顺,沿着浑河岸前进,由于道路比较平坦,第二天就到达萨尔浒。杜松莽勇轻敌,急于想立头功,他得知后金军在界凡筑城,就留下部分军队驻扎萨尔浒,亲自率领二万多人渡过苏子河去攻打界凡城。努尔哈赤侦知这种情况,就先集中兵力攻下萨尔浒,然后乘胜直扑界凡,将杜松四面包围。杜松战死,西路军全军覆没。
北路军总指挥马林率军到达富勒哈山的尚间崖(萨尔浒西北三十余里)时,得知杜松战败,就扎下营寨固守。马林无将才,所率的土兵也不多,他却分三处驻扎,更不免被后金军各个歼灭。游击龚念遂和监军潘宗颜英勇战死。马林怯儒,于战斗激烈时竟率部分士卒逃回开原。总指挥杨镐获知这些情况,急忙命令其余两路军停止前进。
南路军总指挥辽宁总兵官李如柏就地停止。但是东南路军总指挥刘挺已深入三百里,到了阿布达里岗附近,距赫图阿拉约五十里。当刘挺企图抢登阿布达里岗制高点时,后金军却抢先登上。而另一支后金军又从侧旁袭击,明军大溃,刘挺力战而死。
这次辽东战役,改变了明朝与后金(亦即是日后的清朝)的战略态势,是明清之间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战役中,杨镐指挥的四路军队,只有李如柏率领的这一路就地停止得到保全外。其他三路,文武将吏前后死去三百一十余员,军士死去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失去的马驼甲仗无法计算。消息传到京城,大为震惊。御史杨鹤上疏弹劾先被扣压下来。但不久,开原、铁岭又相继被努尔哈赤攻破。终因言官交章弹劾,杨镐被捕,囚入诏狱,论死。
萨尔浒之战虽然在明清兴亡史上重要意义,但他只是后金的崛起之战,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7年,努尔哈赤在现今辽宁抚顺对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突击战争,明军4路进攻却没有扭转战局,使得在5天之内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但对庞大的明帝国来说,只是小挫折,并非决定性战役。
中期的几场战役如开原铁岭之战、广宁之战只是后金(清)壮大发展。
而真正意义上对明清战争有决定作用的是松锦大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战争经历了三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如若明朝取胜,则国运还能延续,对外满清损失重大,暂时不会再对明朝进攻,而因为取胜,军队士气大振,取胜军队即可调回内地剿灭农民军,内忧既平,则专心明清之战,集明帝国庞大的人力物力,满清不过是又一个瓦剌,皇太极是另一个也先而以。
但是历史不能假设,满清取得最后胜利,此战明朝从福建、浙江、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调遣全国最后的全部精锐惨遭覆灭,统帅洪承畴降清,大部分国内能征善战的总兵战死。松锦之战使清朝取得了进占辽西的决定性胜利。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在此场战役中,大批明朝精锐部队遭到剿灭,为清兵入关埋下伏笔。
松锦大战失败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从此,明朝山海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关宁锦防线彻底被摧毁。
从此明朝对满清以无再战之力,只能防守而以。
而全国大部精锐亡于辽东,国内农民起义军面对的只是一群三流政府军,整个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从此大明帝国亡国进入倒计时。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