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明朝宦官汪直)

十日日十日日2024-01-3076 阅读0 评论

明朝有名的太监

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县),略通经书,满腹经纶,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

明朝宦官(明朝宦官汪直)

怀恩,山东高密人,父官太仆寺卿,因罪牵连被抄家。恩年幼被宫为小太监,赐名怀恩。身遭阉割,还要“怀恩”!成化帝时,掌司礼监。时大太监汪直督理西厂。

郑和(1371~1435)世称三保太监。云南人。初事燕王,从燕王起兵反朝有功,累升为太监。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中,计二十八年,历事三朝,先后七次率舰队通使“西洋”。

郑和( 1371-1433),世称三宝太监。因靖难之役有功,明成祖朱棣赐姓郑,升任内官监太监。云南昆阳人,自幼有谋略,从侍朱棣。

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明代好宦官大盘点:揭秘明朝史上六大贤德太监

1、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英雄 朱元璋和朱允炆在位的时候,为了朝政的稳定都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可朱棣起兵的时得到过宦官的支持,所以在他登上皇位后,太监们又趁机重返了政坛。永乐三年(1405年),宦官郑和奉朱棣之命出使西洋。

明朝宦官(明朝宦官汪直)

2、怀恩,山东高密人,父官太仆寺卿,因罪牵连被抄家。恩年幼被宫为小太监,赐名怀恩。身遭阉割,还要“怀恩”!成化帝时,掌司礼监。时大太监汪直督理西厂。

3、只有摘下歧视宦官的有色眼镜,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明朝的历史。成化年间,掌管礼仪的太监戴仪,琴弹得一手好琴,自称竹楼。当时南京有个女子,琴技高超,号称两京十三省无一人。

明朝的有名太监,哪个权谋最厉害

说道太监,其中一些就是很有权势的,明代的太监就非常的有名,你知道中国史上最有权的十大太监吗,第一名你猜到了吗?安德海是娶老婆的太监。在李莲英之前,慈禧的大太监是安得海。

使得太监王振长时间专权,并培植大量自己党羽,残酷迫害朝中正直官员。1449年鼓动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北伐蒙古瓦剌。结果造成英宗朱祁镇被俘的严重后果(土木堡事件),最后太监王振死于明朝大将樊忠锤下。第三位:刘瑾。

明朝时期,司礼监是皇帝的内臣,按照规定是掌印太监排在第一位。但是,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就是另外一回事。

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又一个顶峰--明朝

从此以后,宦官问题越来越发展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中的蛀虫和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好的皇帝并不多,甚至是少之又少。

朱由校。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19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刘瑾是立皇帝的太监。这个意思就是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是坐着的皇帝朱厚照,还有一个站着的皇帝刘瑾。是不是太牛了?童贯是监军误国的太监。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还是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中国受宦官祸害最严重的朝代有三个,分别是:东汉、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虽然都是宦官专政,但是又各有各的特点。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最为特别的明朝。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宦官自古就有,不论是在哪个朝代,但是并非每一个宦官都能掌握实权。一开始,宦官只是我国古代专供帝王之家奴役的官员。

明朝时期宦官干政的现象有多严重?权势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宦官猖獗的时代,如我们熟知的英宗时期的曹操吉祥、宪宗时期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思宗时期的魏忠贤。他们的权利很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甚至杀掉皇帝,因此明朝时期宦官才会如此嚣张。

朱元璋的一番努力成为泡影!而且明朝宦官人数的膨胀也是始于明成祖时期,朱元璋不仅严禁太监干政,而且还控制了太监的数量,但是朱棣时期宦官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此后随着东厂西厂等机构的设立,太监数量也就越来多。

明代多次发生宦官严重干政的现象,文官集团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皇帝上书,要求皇帝予以惩治,但实际上却没多大效果。

作为专权宦官,他们在明朝历史中也只是充当了较大点的蚂蚁罢了。

在明朝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不乏太后主政的局面出现,但始终没有后妃干政的情况,但一直伴随明朝历史的,却是宦官专权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个现象呢?今天我就给大家深入的分析一下。

刘瑾时,宦官权势达到了顶峰,也完成了宦官权力扩张的全部过程。后期魏忠贤的专权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权力的再现和延伸。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