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戒净度等级实物参照图,教你分辨钻石净度
1、如图两颗钻石的净度等级都为SI1。左边钻石有双晶纹,在双晶纹的端点处夹杂小的黑色包体,属于比较“上相”的SI1;右边钻石有黑色包体在台面中间,但是该黑色包体相对较小,是由细小的黑色包体组成的。如图两颗钻石的净度等级都为VS2。
2、钻石净度评价其内部无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的程度,对于钻石价值有直接影响。美国宝石研究院将其分为11个等级,常见等级有VS(轻微内含级)和SI(微内含级)。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不同等级的钻石有明显差异。例如,净度为I1的钻石,左边有大块的羽状纹,右边则有大量浅色晶体。
3、钻石净度级别表国际GIA标准国际上较为权威的对钻石净度级别划分是根据GIA的标准,以此将钻石的净度划分为十一个等级,即FL、IF、VVS1—vs1—SI1—I1—3,排名从高到低,即FL最完美,I最差。FL:完全无瑕疵级别,即使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也见不到杂质。
4、钻石的图片:在鉴定证书的正中心,会有钻石的图片,一般情况下都是对应的钻戒或者是裸钻的实物,它是经过拍摄后贴在证书上面的,只要没有经过调换它与实物就是一致的。
如何看钻石净度
钻石净度颜色级别表可以这样查看和理解:钻石净度级别表: FL:钻石内部和外部几乎没有任何可见或显微镜下的瑕疵,非常稀有和昂贵。 IF:钻石内部无瑕,但外部可能有微小的瑕疵。 VVS1/VVS2:钻石内部含有非常微小的包裹体,难以用肉眼察觉。 VS1/VS2:钻石内部含有微小的包裹体,但在专业放大镜下可见。
观察工具:所有净度的鉴别皆是在10倍放大镜下进行。使用放大镜来观察钻石表面的记号以及钻石内部的内含物。判断依据:根据记号与内含物的数量、位置、大小、生成记号以及明显度来划分等级。净度分级:IF或FL:无暇,非常罕见。
钻石净度的评级必须在十倍放大镜(Triplet lens)检视下进行查看。净度等级越高,钻石的价格也就随之增高。此外,内含物记载钻石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并可作为分辨真伪、天然或合成钻石的依据。
观察瑕疵和特征:纯净度等级是根据钻石内部的内含物和表面的特征的数量、大小、位置、颜色和可见度来确定的。这些瑕疵和特征可能是钻石形成过程中的矿物质、气泡或其他结构异常,也可能是切割或抛光过程中产生的。
钻石净度级别主要依据内部和表面特征的大小、数量、位置及可见度来区分。 无瑕级(FL)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内部和表面均无瑕疵,这是极为稀有的级别。 内无瑕级(IF)同样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无瑕疵,但表面可能有微小特征,不过不影响整体美观。
钻石的净度等级是通过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和外部的特征来判断的。内部特征包括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如点状包体和云状物。外部特征则是指仅存在于钻石表面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如原始晶面和表面纹理。
钻石成色等级和纯净度表
钻石成色等级 - DEF级:D、E、F三个级别的钻石成色极为优良,D级被视为最高成色。- G~J级:这些级别的钻石在日常观察中难以发现成色缺陷,但与DEF级相比可能显得略微偏黄。- K~Z级:价格更为亲民,成色和品质相对较差,可肉眼观察到成色差异。
钻戒成色等级从高到低为DZ,净度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IIISISIVSVSVVSVVSIF、FL。以下是具体介绍:钻戒成色等级: 钻戒的成色表指的是钻石颜色等级划分表。在无色钻石中,钻石的成色指的是其所含黄色程度。
钻石成色等级分DEF级、G~J级、K~Z级,其中D级是成色最高的钻石品级。根据纯净度,钻石分FL级、IF级、VVSVVSVSVSSISIIII3级,其中FL级是纯净度最高的钻石。钻石成色等级DEF级别 钻石成色等级中,D、E、F这三个级别的钻石质感是比较好的,其中D级钻石是钻石界成色最高的品级。
钻石的纯净度则指其含有的杂质程度,通常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最纯净,三级杂质最多。纯净度对钻石的价值和美观度都有影响。一般来说,一级纯净度的钻石价值最高。成色等级与纯净度共同影响钻石的价值和美观度。成色等级和纯净度越高,钻石的价值和美观度通常也越高。反之,则价值和美观度较低。
钻石颜色和净度都有各自的等级划分标准,其中钻石颜色等级分为23个级别,以字母D-Z表示。钻石净度等级分为FL、IF、VVS、VS、SI、I等6个大级,并细分成11个小级别。净度按照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特进行分级。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