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子时(23:00-01:00)子时是指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一日十二时辰之始。丑时(01:00-03:00)丑时覆盖了凌晨一点至三点,与夜半相接,居十二时辰次之。寅时(03:00-05:00)寅时始于凌晨三点,终于五点,为十二时辰的第三时辰。
二十四小时时辰对照: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子时(23:00-01:00)子夜时分,万籁俱寂,古称子夜或子时,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的开始。丑时(01:00-03:00)丑时又称鸡鸣,是夜半时分,古时候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故得名。寅时(03:00-05:00)寅时又称平旦,天色渐明,但尚未完全亮起,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丑时:1点至3点,肝经当令,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呼吸深长,人体进入梦乡。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宜排空大便,开启新的一天。辰时:7点至9点,胃经当令,宜进食,营养一天所需。巳时:9点至11点,脾经当令,人体消化吸收最为活跃。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子时-甲子、乙丑;丑时-丙寅、丁卯;寅时-戊辰、己巳;卯时-庚午、辛未;辰时-壬申、癸酉;巳时-甲戌、乙亥;午时-丙子、丁丑;未时-戊寅、己卯;申时-庚辰、辛巳;酉时-壬午、癸未;戌时-甲申、乙酉;亥时-丙戌、丁亥。
地支与时辰对照: 子时:对应现代时间的23点至1点,地支为“子”,生肖为“鼠”。 丑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点至3点,地支为“丑”,生肖为“牛”。 寅时:对应现代时间的3点至5点,地支为“寅”,生肖为“虎”。 卯时:对应现代时间的5点至7点,地支为“卯”,生肖为“兔”。
丑时:对应天干乙,地支丑。丑时代表着凌晨的寂静,此时牛正在反刍,准备新一天的劳作,因此与牛相搭配。寅时:对应天干丙,地支寅。寅时是天方大白之时,老虎开始活动的时间,与虎相配。
在十二天干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它们分别代表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中央等十个方向。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它们则分别代表着十二个月份和十二个时辰。
生辰八字的时辰对照表如下:子时:23点至1点。对应天干地支中的甲子时。丑时:1点至3点。在生辰八字中对应乙丑时。寅时:3点至5点。此时辰在生辰八字中为丙寅时。卯时:5点至7点。对应丁卯时。辰时:7点至9点。在生辰八字中表示为戊辰时。巳时:9点至11点。此时辰对应己巳时。午时:11点至13点。
申时,对应天干地支为壬申。酉时,对应天干地支为癸酉。戌时,对应天干地支为戊戌。亥时,对应天干地支为乙亥。天干有甲、乙、丙、丁等十种,按照时辰顺序循环;地支则有子、丑、寅、卯等十二种,同样按照时辰顺序循环。通过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古代十二时辰如何记法?
1、-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2、日晷是古代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通过日影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尽管日晷在中国古代普遍使用,但史料中关于它的记载并不多。 古代的计时器包括圭表、日晷、漏壶和浑天仪。这些仪器帮助古人准确地测量时间,指导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
3、时辰时间: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以此类推,每个时辰持续两个小时。例如,丑时为凌晨一点至三点,寅时为凌晨三点至五点,以此类推。时辰与五行:每个时辰还与五行有所关联。例如,子时属于水,丑时属于土,寅时和卯时属于木,辰时属于土,巳时和午时属于火,未时属于土,等等。
4、古代的时辰是用十二地支来记的,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并且每个时辰还细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是子时,然后依次类推,比如1到3点是丑时,3到5点是寅时,以此类推。
5、每个时辰使用地支来表示,如子时指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丑时指一至三点,寅时指三至五点,依此类推。 子时,即夜半,又称为子夜或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古代的一个时辰是多少?
1、在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中,一天被划分为24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一个时辰大致包含8到3刻钟,每一刻钟约等于现代的14分钟。
2、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3、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4、一个时辰:2小时 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一炷香:大约三十分钟 古时指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两刻钟左右即大约三十分钟。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