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衣大炮?潼关之战事满清是如何得到的?
1、红夷大炮之所以改称“红衣大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朝官员当时经常在大炮上盖上红布,所以,因此得名;还有一说为满清获得了大炮之后,因为其本身对“夷”字比较忌讳,于是,改称红衣大炮。不管怎么称呼,这红衣大炮威力巨大,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红衣大炮是明清战争中的利器,在松锦之战、潼关之战、扬州之战中,红衣大炮都是获胜的关键。八旗的骑兵并不多,重甲步兵是战斗的主力,而骑兵还依赖于蒙古。此外,清军组建了火器部队,无论是攻城战斗还是野外对决,红衣大炮都是攻城利器。在红衣大炮抵达潼关之前,多铎很少发起进攻,而李自成则经常出击。
3、红衣大炮,明清战争的利器,松锦之战、潼关之战、扬州之战,红衣大炮都是获胜的关键。八旗的骑兵并不多,重甲步兵是战斗主力,骑兵还得靠蒙古。再则,清军组建火器部队,无论是攻城战斗,还是野外对决,红衣大炮都是踹门武器。红衣大炮到来之前,多铎很少发起进攻,李自成则经常出击。
4、满清在潼关攻打李自成大顺军,使用了红衣大炮,也称红夷大炮,在满清大炮的轰击下,李自成几十万大顺军遭到重创,不得不放弃潼关,南下撤往湖广,后来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害。
5、正月初九,清军等待多时的红衣大炮终于到达战场。李自成看到清军援军到来,命令加强防守。然而,李自成的战术未能抵挡住红衣大炮的威力,正月十一日,清军对潼关发起总攻,红衣大炮炸开缺口,清军迅速冲击潼关,大顺军反击,但未能阻止清军的攻势。清军占领潼关后,李自成撤向西安,最终被迫放弃。
6、清廷对夺取潼关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作了充分的准备。十二月内增派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等统兵经山西蒲州渡河协征①,并且急调红衣大炮供攻关之用。十二月二十九日,潼关战役开始。大顺军主将刘宗敏先战,失利。
古代的红衣大炮的原理是什么
红衣大炮炮弹爆炸原理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直接撞击目标发生爆炸。红衣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
红夷大炮,原产于16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前装重型滑膛炮。在16世纪后期,这种火炮传入中国,被明朝军队所仿制,并称之为红衣大炮。 这种火炮在16至19世纪间流行于欧洲,其技术特点包括:装填的弹药重量较重,弹丸由石头、金属、铅等材料制成,能够直接撞击目标,造成巨大破坏。
这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炮身上装有炮耳,可以调节射角,并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此外,红夷大炮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度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红衣大炮,原称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500年至1520年制造的一种舰载加农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军人迷信,为了祈求胜利,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象征吉利的红布,正巧清代满族忌讳“夷”字,便定名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怎么制作
在制造红衣大炮的时代,当时的铸铁技术尚未成熟,因此使用了锻打技术。首先,将钢条烧红,然后将其缠绕在原木上,原木的直径决定了火炮的口径。接下来,不断地添加钢条进行缠绕,逐渐形成一个钢桶状的结构,大炮的基本形状就这样形成了。随后,继续增加钢条进行缠绕,直到膛壁足够厚实为止。
先把钢条烧红,然后缠绕在原木上(原木的直径就是火炮口径),反复的的加钢条往上缠绕,逐渐制作成钢桶装,大炮的原型就出来了,随后继续加钢条缠绕,使得膛壁足够厚实后截止,然后通体淬火,回火。最后制作望山,照门(相当于先在的瞄准具)。然后试炮。像清朝每门造价在5万两白银左右。
红夷大炮的威力可以摧毁一座城楼,在当时算是很有震慑力的武器了。明朝击退金军时靠的就是红夷大炮,这种大炮是国外建造的,所以威力很大。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时就已经出现火药武器,宋代时有火枪和火炮;后来通过丝绸之路火药技术流传到中东和西欧。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