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古装的影视剧中经常的出现。能被称之为“员外”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员外”这个称谓又如何演变成,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全体的呢。
“员外”全名为“员外郎”,
这是一个正规的朝廷官职,始于隋朝时期,从唐朝到明朝一直沿用。隋朝时期,朝廷设置六部,每个部下属分为四司,共24司,在每个司中设置一个“员外郎”作为机构的副长官。
到了金朝时期,员外郎又有发展,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连个系统,在宰相的下面,甚至也设立了2个员外郎作为助手。元朝时期,也继承了金朝的制度,只不过在尚书、侍郎下面分别由增添了11位员外郎的职位。
明朝初期,员外郎在朝廷中,还扮演重要的职位。可是到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对朝廷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直接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
后来随之制度完善,六部的人员设置也逐渐的齐备,这一时期六部下属24个机构,还存在着24个员外郎作为助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候“员外郎”还朝廷正规的官员。可是到了明清时期,为何有失去了地位,变成了一个比较世俗化的称呼呢!
说是世俗化,也有他的演变历史。这就要说起,中国古代一直延续的行省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行省制度形成,到了金朝也有设置,一般作为中央对地方的临时机构,代替尚书省在地方行使职权。
这个记载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就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就曾经以行省的名义,设置官方机构。到元朝时期,虽然中书省是最高机构,可是在各个地方也有很多的行省,帮助朝廷处理国事。
元朝在入侵中原的过程中,每占领一地,就设置一个行省,按照中书省的编制来制定,设有丞相、平章事,员外郎的职位。随着这种权力机构的演变,作为下属官员“员外郎”,也逐渐的出现了地方化,这也就是明朝时期,地方化的员外,普遍存在提供了基础。
明朝时期,朱元璋作为一个务实派,员外郎的外派工作,更加的频繁。
用吏部来说
,对于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是朝廷中的重要大事,这些要务一般都是有员外郎和郎中共同负责此事。尤其是读书人的乡试,更是选拔人才的门槛,经过一番的发展之后,都是由朝廷的员外郎,担任考核官。
明朝初年,本来乡试这种初级的选拔,一般由地方聘用当地的大儒,充当评审官,可是到了后来,弊病丛生,徇私舞弊。后来朝廷只能派遣京官,到地方主持乡试,这些京官大部分都是由“员外郎”担任。
礼部也是如此,明朝时期,礼部的员外郎,一般都是从事少数民族的安抚接待工作。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就派遣大量的员外郎,出使边疆地区,通告吐蕃之类的番邦,让其归附明朝。因此在西北、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驻外员外郎。
鉴于如此,所谓的兵部、户部等六部,都有类似的设置,从而使“员外郎”遍布明朝各地。
后期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遍布全国的员外郎,其身份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个地方都需要“员外郎”坐镇,维护地方的安定,更多员外郎的设置,让其区别于朝廷官员式的职位,逐渐变成地方性的代表人物。
第二个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和朝廷之间的冲突,这群“员外郎”,就成为乡绅和朝廷之间的纽带。
自此以后,所谓的“员外郎”已经失去了官职在身的外派人员,反而只是一种尊称而已。
这个时期,能被称之为“员外”的,一般都是身家丰厚的士绅,不管自己发家致富,还是继承家产,甚至谋财害命,只要你有钱,别人都会尊称为“员外”。
到了明朝后期,社会的矛盾更加的尖锐,农民战争爆发。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皇室宗亲占有大量的土地,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霸占农民的土地。皇室都如此,各地的官僚乡绅,更是学得有模有样,导致阶级矛盾调和。
他们一方面霸占土地,另一方面又把土地出租给百姓,豪强地主和政府勾结,为了避免赋税,有把土地按在百姓的名下,让他们去承担赋税,最终导致百姓生活更加的贫困。
一直到清朝入关,明朝时期的“员外”,已经成为百姓的死都头,失去了他本来应有的地位,也从清朝初期开始,逐渐的没落,湮灭在历史之中。
古代员外郎是几品官?
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
清代六部的职官设置依次是: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六部尚书、侍郎分别是从一品、正二品大员,而不设三品、四品官,职责很重权力很大的郎中、员外郎级别较低,分别是正五品和从五品。
员外郎定义
在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在唐开元年间后,因当时的皇帝李隆基觉得此官职过低,而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并一直延续下来。
在清朝,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之辅助部门,品等为从五品。该官职一般为闲职,明朝以降常有商贾仕绅捐钱获得此官职。至此,员外成为富有地主的另一种称呼。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员外郎
清代的员外郎相当于今天什么官职
员外郎是清代中央六部的一个官职。六部中下设不同职能的清吏司,各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从五品。放到现在的话员外郎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副司长。“员外”是怎样的官职,明朝时人数众多,怎么消失了?
“员外”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古装的影视剧中经常的出现。能被称之为“员外”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员外”这个称谓又如何演变成,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全体的呢。
“员外”全名为“员外郎”,
这是一个正规的朝廷官职,始于隋朝时期,从唐朝到明朝一直沿用。隋朝时期,朝廷设置六部,每个部下属分为四司,共24司,在每个司中设置一个“员外郎”作为机构的副长官。
到了金朝时期,员外郎又有发展,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连个系统,在宰相的下面,甚至也设立了2个员外郎作为助手。元朝时期,也继承了金朝的制度,只不过在尚书、侍郎下面分别由增添了11位员外郎的职位。
明朝初期,员外郎在朝廷中,还扮演重要的职位。可是到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对朝廷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直接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
后来随之制度完善,六部的人员设置也逐渐的齐备,这一时期六部下属24个机构,还存在着24个员外郎作为助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候“员外郎”还朝廷正规的官员。可是到了明清时期,为何有失去了地位,变成了一个比较世俗化的称呼呢!
说是世俗化,也有他的演变历史。这就要说起,中国古代一直延续的行省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行省制度形成,到了金朝也有设置,一般作为中央对地方的临时机构,代替尚书省在地方行使职权。
这个记载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就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就曾经以行省的名义,设置官方机构。到元朝时期,虽然中书省是最高机构,可是在各个地方也有很多的行省,帮助朝廷处理国事。
元朝在入侵中原的过程中,每占领一地,就设置一个行省,按照中书省的编制来制定,设有丞相、平章事,员外郎的职位。随着这种权力机构的演变,作为下属官员“员外郎”,也逐渐的出现了地方化,这也就是明朝时期,地方化的员外,普遍存在提供了基础。
明朝时期,朱元璋作为一个务实派,员外郎的外派工作,更加的频繁。
用吏部来说
,对于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是朝廷中的重要大事,这些要务一般都是有员外郎和郎中共同负责此事。尤其是读书人的乡试,更是选拔人才的门槛,经过一番的发展之后,都是由朝廷的员外郎,担任考核官。
明朝初年,本来乡试这种初级的选拔,一般由地方聘用当地的大儒,充当评审官,可是到了后来,弊病丛生,徇私舞弊。后来朝廷只能派遣京官,到地方主持乡试,这些京官大部分都是由“员外郎”担任。
礼部也是如此,明朝时期,礼部的员外郎,一般都是从事少数民族的安抚接待工作。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就派遣大量的员外郎,出使边疆地区,通告吐蕃之类的番邦,让其归附明朝。因此在西北、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驻外员外郎。
鉴于如此,所谓的兵部、户部等六部,都有类似的设置,从而使“员外郎”遍布明朝各地。
后期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遍布全国的员外郎,其身份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个地方都需要“员外郎”坐镇,维护地方的安定,更多员外郎的设置,让其区别于朝廷官员式的职位,逐渐变成地方性的代表人物。
第二个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和朝廷之间的冲突,这群“员外郎”,就成为乡绅和朝廷之间的纽带。
自此以后,所谓的“员外郎”已经失去了官职在身的外派人员,反而只是一种尊称而已。
这个时期,能被称之为“员外”的,一般都是身家丰厚的士绅,不管自己发家致富,还是继承家产,甚至谋财害命,只要你有钱,别人都会尊称为“员外”。
到了明朝后期,社会的矛盾更加的尖锐,农民战争爆发。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皇室宗亲占有大量的土地,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霸占农民的土地。皇室都如此,各地的官僚乡绅,更是学得有模有样,导致阶级矛盾调和。
他们一方面霸占土地,另一方面又把土地出租给百姓,豪强地主和政府勾结,为了避免赋税,有把土地按在百姓的名下,让他们去承担赋税,最终导致百姓生活更加的贫困。
一直到清朝入关,明朝时期的“员外”,已经成为百姓的死都头,失去了他本来应有的地位,也从清朝初期开始,逐渐的没落,湮灭在历史之中。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