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武艺娴熟,每每手持兵器在台上操练军事,指挥自如,因而军容大振。江海间多有世盗,他侦察到姓名和活动区域后,偷偷地派兵追踪,结果盗匪都被捉了回来,凡其它地方发现土匪,也都很快消灭。从此,东南数千里内无盗警。他又疏竣西湖,灌溉农田,筑成玉环山。一切平原土地尽让农民耕种。为了加强海防,又于乍浦设立水师营。数十年间,沿海各处从未发生什么事情。乍浦为沿海出口要区,各省铜商的货船络绎不绝,日本官商的一些头子也挟货居奇。李卫便张贴告示,用天朝威法度劝告。他们听了很害怕,因此铜货不缺了。又督促南北海三关,减费恤商,严禁额外勒索。北海在对货物过磅时常常混淆轻重,为此李卫取百货亲加衡量。根据情况,确定比例,并刊立木磅,树立关前,以便大家遵守。此外,设敷文书院,聘请老师,执掌教学,还不时到书院亲自与诸生讲课,加强立身处世的教育,听课的人很兴奋,一时号称极盛。他在浙江6年,锐意振兴,百废俱举,浙江人民很是感激。后入京见皇帝,皇帝以珍膳招待,还叫他游览御花园,又命画工绘制了李卫的像留在宫中作为纪念。再后,升任兵部尚书。这时,不幸母亲亡故,皇帝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久,又叫他担任太子少保。后来,再次入朝,皇帝命他任军机处行走,可乘马入紫禁城,又命他教习勇健兵丁。不久,代理刑部尚书,每日批阅案卷,倾刻裁决。在刑部只43天,命他担任直隶总督;合省提镇都归他节制。他亲自前往塞外,视察边防,充实军粮,练习武艺,所在均成劲旅。奏请重新设立大名府兵备道,以重弹压,又请以巡道事务,归各河道执掌。属员中有个很有才干的人,过去受了撤职处分,他便请示复职录用。同时,清除贪懦官吏,赏罚严明,人们的精神为之大振,凡州县审判定孤案件,总是反复研究,避免造成冤案。京城南一带有土匪流窜,他便密访捕杀,博得了群众的爱戴。他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薪金,对书院学生作伙食补贴,其一切措施与在浙江时几乎一样。乾隆元年,任命他兼管直隶总河,他便往永定河、运河及海口等处视察,向上级写报告。那些应修浚的河道,也都被批准。乾隆二年京郊少雨,他奏请停征、减租、留漕、贮报等事,均蒙批准,并付诸实施。乾隆三年夏雨,连遇歉岁,李卫赈济有方,灾民们才避免了挨冻受饿。这年十月间,他积劳成疾,申请回家治疗。皇帝批准,并派太医前往诊视。他病重时,握着儿子的手说:“要努力报效。”说罢便瞑目而逝,享年仅51岁。
“员外”是怎样的官职,明朝时人数众多,怎么消失了?
“员外”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古装的影视剧中经常的出现。能被称之为“员外”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可是到了明清时期,“员外”这个称谓又如何演变成,一个规模十分庞大的全体的呢。
“员外”全名为“员外郎”,
这是一个正规的朝廷官职,始于隋朝时期,从唐朝到明朝一直沿用。隋朝时期,朝廷设置六部,每个部下属分为四司,共24司,在每个司中设置一个“员外郎”作为机构的副长官。
到了金朝时期,员外郎又有发展,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连个系统,在宰相的下面,甚至也设立了2个员外郎作为助手。元朝时期,也继承了金朝的制度,只不过在尚书、侍郎下面分别由增添了11位员外郎的职位。
明朝初期,员外郎在朝廷中,还扮演重要的职位。可是到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对朝廷的制度,进行了改革,直接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设立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
后来随之制度完善,六部的人员设置也逐渐的齐备,这一时期六部下属24个机构,还存在着24个员外郎作为助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候“员外郎”还朝廷正规的官员。可是到了明清时期,为何有失去了地位,变成了一个比较世俗化的称呼呢!
说是世俗化,也有他的演变历史。这就要说起,中国古代一直延续的行省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行省制度形成,到了金朝也有设置,一般作为中央对地方的临时机构,代替尚书省在地方行使职权。
这个记载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就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就曾经以行省的名义,设置官方机构。到元朝时期,虽然中书省是最高机构,可是在各个地方也有很多的行省,帮助朝廷处理国事。
元朝在入侵中原的过程中,每占领一地,就设置一个行省,按照中书省的编制来制定,设有丞相、平章事,员外郎的职位。随着这种权力机构的演变,作为下属官员“员外郎”,也逐渐的出现了地方化,这也就是明朝时期,地方化的员外,普遍存在提供了基础。
明朝时期,朱元璋作为一个务实派,员外郎的外派工作,更加的频繁。
用吏部来说
,对于官员的考核和选拔,是朝廷中的重要大事,这些要务一般都是有员外郎和郎中共同负责此事。尤其是读书人的乡试,更是选拔人才的门槛,经过一番的发展之后,都是由朝廷的员外郎,担任考核官。
明朝初年,本来乡试这种初级的选拔,一般由地方聘用当地的大儒,充当评审官,可是到了后来,弊病丛生,徇私舞弊。后来朝廷只能派遣京官,到地方主持乡试,这些京官大部分都是由“员外郎”担任。
礼部也是如此,明朝时期,礼部的员外郎,一般都是从事少数民族的安抚接待工作。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就派遣大量的员外郎,出使边疆地区,通告吐蕃之类的番邦,让其归附明朝。因此在西北、西南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驻外员外郎。
鉴于如此,所谓的兵部、户部等六部,都有类似的设置,从而使“员外郎”遍布明朝各地。
后期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遍布全国的员外郎,其身份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个地方都需要“员外郎”坐镇,维护地方的安定,更多员外郎的设置,让其区别于朝廷官员式的职位,逐渐变成地方性的代表人物。
第二个方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产生和朝廷之间的冲突,这群“员外郎”,就成为乡绅和朝廷之间的纽带。
自此以后,所谓的“员外郎”已经失去了官职在身的外派人员,反而只是一种尊称而已。
这个时期,能被称之为“员外”的,一般都是身家丰厚的士绅,不管自己发家致富,还是继承家产,甚至谋财害命,只要你有钱,别人都会尊称为“员外”。
到了明朝后期,社会的矛盾更加的尖锐,农民战争爆发。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皇室宗亲占有大量的土地,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霸占农民的土地。皇室都如此,各地的官僚乡绅,更是学得有模有样,导致阶级矛盾调和。
他们一方面霸占土地,另一方面又把土地出租给百姓,豪强地主和政府勾结,为了避免赋税,有把土地按在百姓的名下,让他们去承担赋税,最终导致百姓生活更加的贫困。
一直到清朝入关,明朝时期的“员外”,已经成为百姓的死都头,失去了他本来应有的地位,也从清朝初期开始,逐渐的没落,湮灭在历史之中。
清代的员外郎相当于今天什么官职
员外郎是清代中央六部的一个官职。六部中下设不同职能的清吏司,各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从五品。放到现在的话员外郎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副司长。员外郎是什么官职?
古时候是没有员外这个称呼的。到了三国时期才开始设置,相当于侍从武官的职位,闲职,没实权,但是呆在领导人身边,是领导信任的人。到了隋朝以后,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最后发成各部司的副职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员外随及成了高官的代号。
历史发展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改革吏制,设六部三司,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连有钱人和一些地主豪绅为了抬高身价和光宗耀祖,都可以拿钱来捐个员外官职做,员外随成一种身份象征。后来逐渐地把有钱人和大地主都称作员外了。
由于员外郎此一官职,具有非编制内的特点,很快,此类官职便可以公开捐买,其也成为各地方官员敛财的手段之一。由于买郎官的财主众多,加之地方官员几乎来者不拒,有官品的“郎官”供不应求,于是便出现了很多实际上并无官品的职位,泛称为员外。
由于无官品的员外,不受数量上的限制,基本上有钱就可捐买,而财主们也乐得借此和官府拉上关系,基乎都会捐买。后来,人们干脆将所有富豪都泛称为员外。
在明清小说里经常也能看到员外这个词语《水浒传》中,卢俊义的本来身份是名员外。“员外”这个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富甲一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明清的时候,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商人,拥有了财富之后,迫切想要提升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似乎员外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自然而言这些关于员外的描述就会经常出现在小说或者戏曲曲艺中。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
当然了,员外郎作为禄星,由他来保佑读书人状元及第、金榜题名,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但即便是如此塑造,还是不能解决角色重复的问题,因为福星的尊贵其实已包含富贵的含义。
《李卫当官》中的李卫历史上实有其人吗?
李卫(1986~1738),字又玉,清代人。世居丰县,后在铜山县暂居。他好读书,但不求甚解。特别注意钻研治国安邦的道理。他以国子监学生的身份,被选用为兵部武选司员外郎。由于拒不受贿,以后又升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对于旧日陋规,他一点也不沾染。有一年,山西闹饥荒,他随从部御史朱轼前往救灾,全心全意地办理,救活了很多人。任务完成以后,朱轼看到他才能超群,操守清廉,便推荐他任直隶巡道,抚臣又奏保留任。雍正元年,授云南驿盐道,由于母亲年老,不愿就任。雍正皇帝下谕说:“朕新政,万里外边疆重地,无信任的人委派,你千万不能推辞!”还勉励他到任以后,要澄清吏治,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不论本省及外省事件、各地各级官吏的好坏,只要了解到情况,便可以随时报上来。他到云南,便详查盐务,根据情况肃清了几十年的积弊。凡有所建立无不据实陈奏。有一次,皇帝作了这样的批示:“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览所奏数摺,实一片血诚,毫无顾忌。且其中分析款项,井井有条,甚属可嘉,殊不负朕一番识拔也!钦此!”不久,升任云南布政使,仍管盐务,兼管铜厂。这时,有地方土匪作乱,四出劫掠,为地方一大患,他便请示上级,亲自统兵擒抚,不下三月便胜利归来。后朝廷任命他做浙江巡抚,赐花翎,又御写了“永锡康宁”四个大字,以及人参、貂皮和一些华丽的丝织品为他母亲祝寿。他到浙江以后,竭力整顿,纲纪肃然,吏治大清。这时,盐务、海塘都归他兼管,做了很多兴利除弊的事情,如解除南来赔垫转派的累苦。清钱塘江涨沙多占者,处罚之,以抵摊赔丁额。随事规划,所向风行。实行顺庄均田役法,革除几年以来里书图甲骨文流弊,恶霸吃不开了,一切拖欠赋税很快得到清理。动用国库款三十万到四川买来大米,分发各州县,把缺额的粮仓都充实起来,余下的便贮存在永济仓内,以备平价出售。这时候接到命令,截留南方各省漕米,以便支援福建。李卫便申请以所存川米解决,不待征收便已完成任务。接着又因为淮阴、宿迁等地发生火灾,便请示把剩下的米运往灾区,平价卖出,上级认为可行。雍正丁未年,升任总督兼管巡抚事。此外,仍兼管盐务并管理江苏七府、五州督捕事。他兼职这么多,是以前所没有的。李卫武艺娴熟,每每手持兵器在台上操练军事,指挥自如,因而军容大振。江海间多有世盗,他侦察到姓名和活动区域后,偷偷地派兵追踪,结果盗匪都被捉了回来,凡其它地方发现土匪,也都很快消灭。从此,东南数千里内无盗警。他又疏竣西湖,灌溉农田,筑成玉环山。一切平原土地尽让农民耕种。为了加强海防,又于乍浦设立水师营。数十年间,沿海各处从未发生什么事情。乍浦为沿海出口要区,各省铜商的货船络绎不绝,日本官商的一些头子也挟货居奇。李卫便张贴告示,用天朝威法度劝告。他们听了很害怕,因此铜货不缺了。又督促南北海三关,减费恤商,严禁额外勒索。北海在对货物过磅时常常混淆轻重,为此李卫取百货亲加衡量。根据情况,确定比例,并刊立木磅,树立关前,以便大家遵守。此外,设敷文书院,聘请老师,执掌教学,还不时到书院亲自与诸生讲课,加强立身处世的教育,听课的人很兴奋,一时号称极盛。他在浙江6年,锐意振兴,百废俱举,浙江人民很是感激。后入京见皇帝,皇帝以珍膳招待,还叫他游览御花园,又命画工绘制了李卫的像留在宫中作为纪念。再后,升任兵部尚书。这时,不幸母亲亡故,皇帝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久,又叫他担任太子少保。后来,再次入朝,皇帝命他任军机处行走,可乘马入紫禁城,又命他教习勇健兵丁。不久,代理刑部尚书,每日批阅案卷,倾刻裁决。在刑部只43天,命他担任直隶总督;合省提镇都归他节制。他亲自前往塞外,视察边防,充实军粮,练习武艺,所在均成劲旅。奏请重新设立大名府兵备道,以重弹压,又请以巡道事务,归各河道执掌。属员中有个很有才干的人,过去受了撤职处分,他便请示复职录用。同时,清除贪懦官吏,赏罚严明,人们的精神为之大振,凡州县审判定孤案件,总是反复研究,避免造成冤案。京城南一带有土匪流窜,他便密访捕杀,博得了群众的爱戴。他贡献出自己的一部分薪金,对书院学生作伙食补贴,其一切措施与在浙江时几乎一样。乾隆元年,任命他兼管直隶总河,他便往永定河、运河及海口等处视察,向上级写报告。那些应修浚的河道,也都被批准。乾隆二年京郊少雨,他奏请停征、减租、留漕、贮报等事,均蒙批准,并付诸实施。乾隆三年夏雨,连遇歉岁,李卫赈济有方,灾民们才避免了挨冻受饿。这年十月间,他积劳成疾,申请回家治疗。皇帝批准,并派太医前往诊视。他病重时,握着儿子的手说:“要努力报效。”说罢便瞑目而逝,享年仅51岁。
刘功勋是哪个朝代的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刘统勋官至宰相,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猝逝于上朝途中,乾隆皇帝闻讯慨叹失去股肱之臣,追授太傅,谥号文正。书香门第
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祖籍山东诸城(今高密),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出生于陕西羌州。父亲刘棨是康熙朝进士,生刘统勋时担任羌州知州,后调任四川布政使。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也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刘统勋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得到良好的教育。
初入仕途
刘统勋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举人,雍正二年(1724年)考取进士,被翰林院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雍正时期,刘统勋历任南书房行走、上 书房行走和詹事等职务。
乾隆元年(1736年),皇帝将刘统勋提拔为内阁学士,跟随大学士嵇曾筠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和治水之法。乾隆二年(1737年),刘统勋升任刑部侍郎,留在浙江继续工作,翌年返还京城。乾隆四年(1737年),刘统勋因母亲病逝而辞官回家守孝。
直言敢谏
乾隆六年(1739年),刘统勋守孝期满,被朝廷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员言行。 不久后刘统勋向皇帝上疏,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讷亲,称:“大学士张廷玉历经三朝重用,名望很盛,但晚年实在应当谦谨些,外面对他的责备已经很多。有舆论说现在缙绅望族里,张、姚两姓占据一半,他们互相通婚,为官举荐时互相包庇。请皇上三年内不要提拔重用张廷玉。”又称:“尚书讷亲管辖吏部和户部,部中议论大事,讷亲说什么别人必须执行,完全没有心存谦诚、集思广益。请皇上给予他批评,让他反省改正错误。”
两个奏章呈上后,乾隆答复道:“朕认为张廷玉和讷亲如果不擅自作威作福,刘统勋必不敢上这样的奏章。大臣责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应当高兴,这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心存不快或嫌怨,那就没有大臣的气度了。”随后乾隆将两人革职,并将刘统勋直言敢谏的奏疏公开给众臣看,刘统勋由此名闻朝野。
治水能臣
乾隆十一年(1746年),刘统勋出任漕运总督,开启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乾隆十三年(1748年),刘统勋与大学士高斌巡查山东赈灾情况,并勘察河道。当时运河涨水很快,刘统勋上疏请求通过濬聊城引河分流,将运河之水引出大海。并下令将德州哨-和东平戴村两处堤坝的高度降低,秋天后又将沂州江枫口两处堤坝的高度提升,使得河水有所阻截,防止了溃坝和水灾。不久后刘统勋升任工部尚书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后又调任刑部尚书。
乾隆十八年(1753年),江南邵伯湖减水二闸和高邮车逻坝决口,刘统勋与尚书策楞前往视察,查出河道官员账目亏空、延误治河,据实上奏。河道总督高斌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被撤职,-钱款的官吏遭到严惩。同年九月,铜山小店汛河决口,刘统勋又查办出一批-渎职的官吏,上疏将-的官员李焞和张宾处死,并亲自驻守铜山监督塞河,直到十二月工程告结。
乾隆十九年(1754年),刘统勋升任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得到赏赐孔雀花翎。乾隆命他巡视巴里坤和哈密驻兵,负责筹办军营、官兵和马驼粮饷,刘统勋忠于职守。此后遇到睦尔撒纳(回部首领)出兵扰乱新疆伊犁,定西将军永常-退师巴里坤。因赞同永常退兵哈密,刘统勋直言上奏请求舍弃巴里坤改为退守哈密,置空城以避敌锋。皇帝看后责备刘统勋附和永常,是置军威于不顾,下令将刘统勋和永常革职押解回京。不久后敌军败,乾隆怒息,认为主要责任在将军永常,刘统勋虽然进谏不当,但比起缄默不言的人忠心可恕,决定从宽免罪,补授刑部尚书。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铜山县孙家集黄河漫溢,河务总督富勒赫因无能被撤职,刘统勋暂代其职,督促修筑堤坝事宜,至到冬天得以竣工。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天,河南祥符和杨桥等处黄河漫溢,水退后需要修筑堤坝,河道官吏却以修坝的干草不够为托辞百般怠工。刘统勋知道当中肯定有问题,微服私访,发现有大小车数百辆满载干草,捆好后却被搁置,旁边则有人哭泣。刘统勋上前询问,回答说官吏索贿不成、拒而不收。于是刘统勋将当事官吏捆起论罪,称要处斩,后因巡抚等人求情才免除一死,结果干草一晚上就全收上来了,一个月后工程完毕。
此后,刘统勋还曾于乾隆二十七年、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受命疏通运河水道,治水之功深得乾隆赞赏。
皇帝股肱
乾隆十七年(1752年),刘统勋进入帝国的核心权力机构,担任军机处行走,从此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下旨修纂《西域图志》,由刘统勋、傅恒、褚廷璋、何国宗等负责。刘统勋亲率测绘队历经艰难险阻踏遍天山以北地区,远涉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吹河、塔拉期河,获取了大量实地测绘资料,乾隆二十六年书成。《西域图志》成为后来新疆地图的蓝本。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5月,云南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买金铜制作禁物,刘统勋受命前往调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2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刘统勋再受皇帝钦命查案,又会审山西归化将军保德侵吞公款案,皆如实向皇帝奏明,深得乾隆的信任。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刘统勋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兵部事务。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升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尚书房总师傅、殿试阅卷大臣。乾隆三十年(1765年)任东阁大学士、国史馆总裁。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刘统勋七十大寿,乾隆皇帝亲笔御赐“赞元介景”四字匾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
操劳猝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十六日,刘统勋赴紫禁城早朝,行至东华门外时,轿内忽然倾斜,抬轿人拉开轿帘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乾隆听说后赶忙派御前大臣福隆安携药赶往救治,但刘统勋已经故去。乾隆皇帝亲往吊唁,到刘统勋家门口时发现门楣窄小、家居简朴,为之感动。回宫尚未进乾清门,乾隆就忍不住涕泣,对群臣说:“我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刘统勋不愧是真宰相”,还亲自作挽联和怀旧诗,将刘统勋列为五阁臣之一,追授太傅,赐谥号文正。
第二年,刘统勋归葬家乡山东诸城白家庄祖坟,沿途二十里以内文武官员均至柩前吊祭。
主要成就
自古以来漕运和治水都是国家大事。刘统勋自乾隆元年(1736年)随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受命勘察疏通运河,前后督修河道、治理水患长达三十余年。期间始终秉公办事,惩治-污吏,为国家挽回损失。同时兴利除弊,按期完成堤坝运河的修筑维护,为帝国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可谓治世能臣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