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是谁的老婆
孝庄皇后是谁的老婆
孝庄是皇太极的老婆,是顺治皇帝的母亲。
孝庄在天命十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于昭西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故事: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在突发脑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都虎视眈眈于皇位。
但最后皇位落在了只有六岁的福临身上,或许是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乱而作退让。但促成这一举动的,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孝庄的幕后活动。孝庄是否笼络多尔衮,官修的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著述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记录。
孝庄和多少人发生过关系
孝庄皇后确实下嫁给了摄政王多尔衮,应该睡过。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天命十年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元年,册封为庄妃,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尊为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于昭西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为什么扒了董鄂妃的衣服
《康熙王朝》孝庄因为怨恨董鄂妃,要让董鄂妃死了也不好过,所以把董鄂妃衣服扔了。
《康熙王朝》开篇就讲了董鄂妃生病的事。顺治帝为了给心爱的女人治病,不管儿子的死活,一门心思守在承乾宫。这种态度直接激怒了孝庄,看到身披袈裟的皇帝,她异常震惊:“他疯了”,瞬间明白皇帝是要弃江山随美人。
在董鄂妃过世后,孝庄把她陪葬的衣服全扔到地上。孝庄这样做,有失皇家的体面和太后的身份。作为一个经历过不少事的太后,这样的道理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就是要让这个女人死了也不好过。
孝庄怨恨董鄂妃的原因
顺治为了立董鄂妃为后,试图废掉第二任皇后,这个为孝庄所不容许,董鄂妃本人也劝阻皇帝,所以为有成功。但从此她视董鄂妃为威胁,并以照顾自己为借口,让刚产下皇子不久的董鄂妃前往伺候,日夜奔波,原本就的虚弱的董鄂妃终于病倒,再加上小皇子夭折,悲痛的她再受打击终于去世。
顺治这两位博尔济吉特皇后,都是因为孝庄的原因才娶的。因为孝庄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第一位皇后被废了,原因是跟皇帝感情不和加上本性善妒,这可能跟顺治宠爱董鄂氏有关,皇后本性奢侈,后来就被顺治降为静妃赶回蒙古老家去了。
后来顺治准备立董鄂氏为皇后又被孝庄拦下来了。娶了第二任博尔济吉特皇后是第一任的堂侄女,这个女人比较聪明知道隐忍,加上董鄂氏本性善良没发生什么冲突之事,往后能得以安享晚年活到了康熙末年。相比董鄂妃红颜薄命,这个皇后算是命好的了。
董鄂氏即便后来追封了皇后但谥号里也没有天圣二字,也不谥皇帝谥号称章皇后。地位上明显低人一等。孝献皇后董鄂氏是清代唯一谥号不全也未附庙享的皇后。不过她本人宠冠六宫是事实,顺治对她的宠爱几乎到了癫狂的地步。
对于一个能让皇帝如此痴迷的女人,甚至都要为这个女人把国家大事给耽误了,孝庄又怎么能不厌恶董鄂妃。
孝庄属于平妻还是妾
孝庄应该是努尔哈赤的儿媳,是皇太极的皇后,多尔衮的嫂子,顺治的娘,康熙的奶奶。
孝庄皇后嫁给多尔衮了吗
历史上没有记载,谁也不知道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世人只是从顺治帝称呼多尔衮上进行猜测,得出了的结论就是孝庄下嫁过多尔衮,从而保住了顺治帝的帝王。但是想说的是真相是不是这样呢?只有等待新的考古资料才可以下定论。
首先,提起清朝的历任太后,那就不得不提孝庄太后,这个女人历经三朝,辅佐三位君王。孝庄培养出了乾隆、康熙这样的明君,可以从这两位帝王身上看出孝庄的政治手段实在是高,不然怎么教导出来这么厉害的明君呢?
其次,孝庄太后除了她的能力之外,世人对她议论更加多是孝庄太后到底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呢?这个答案很多人都想知道,可惜历史上就没有记载下,因此也没有人敢肯定说孝庄就是下嫁了。
接着,但是从顺治帝称呼多尔衮上面来看,好像就告诉我们,孝庄是真的下嫁,不然顺治帝做什么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还让顺治帝记恨到多尔衮死后,直接鞭尸。其中给多尔衮定的其中一条罪就是:“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
最后,孝庄到底有没有下嫁,全部都是世人猜测的,就没有真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就是算顺治帝称呼上有点奇怪,难保是多尔衮故意羞辱顺治帝,从而做出来的事情。毕竟顺治怎么看都是没有机会上位,只是多尔衮和豪格相争,最后得利是顺治帝。
总结一下,孝庄太后的一生充满神奇,她到底有没有下嫁多尔衮,真的没有人知道,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如果仅仅以顺治帝称呼多尔衮上来判断,那么孝庄太后肯定是下嫁,只是历史为什么没有记载,就非常值得大家研究。
孝庄皇太后为什么和儿子顺治关系紧张,而和孙子康熙很亲密呢?
在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女人相当出名,一位是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执掌清廷半个世纪,带领大清王朝走向了末路。另一位就与其截然相反,熟悉清朝历史的可能就想到了,就是孝庄文皇后。她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妃子,是顺治皇帝福临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玄烨的奶奶,扶持三代皇帝,养育了两位皇帝。
她正如她的名字“布木布泰”一样,如同上天给清朝恩赐的一个贵人,用她的聪明智慧保住了夫君创下的基业。在执掌清廷的53年里,强臣环伺,先有多尔衮觊觎皇位,后有鳌拜争权夺势,她不畏艰险扶立幼帝,为盛世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女人,她与儿子顺治的关系,却远没有孙子的关系融洽。
皇太极驾崩之后,顺治与孝庄相依为命,当顺治驾崩后,康熙与孝庄相互依靠,都是同样的情形。按说应该是亲儿子与母亲的关系最好才对,为何远没有祖孙之间的关系融洽?
后天教育的缺失
虽然顺治与康熙都是由孝庄一手带大的,但是两人的成长环境却截然不同。皇太极死后,实力最为强大的多尔衮,为了使得刚建立起来的清朝不发生内乱,进行了妥协,拥立了9岁的福临为帝,但是也自封为摄政王。多尔衮表面上尊顺治为帝,但是却始终以皇帝的口吻来下发谕旨。他将小皇帝的一切握在手中,只待将来天下稳定下来,好将小皇帝拉下马。
因此,他也不想顺治皇帝能够有力量与自己对抗。当顺治6岁即位的时候,朝廷就应该为顺治找些好老师,但是多尔衮却拖着不办,放任顺治帝任性玩耍。而孝庄看到张扬跋扈的多尔衮权势滔天,儿子的皇位也岌岌可危。她明白,多尔衮不希望顺治去学习、成长,就是怕以后顺治有了本领,会除掉自己。
所以孝庄就顺着多尔衮,先不让顺治去学习,等以后机会来了再说,这就导致顺治有很多的陋习,相当蛮横,纵欲无度,性格也不是太好,并且顺治也成了个“文盲”,顺治自己都说:
“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人,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亲政,阅诸臣章奏,茫然不解。”
第一次看奏折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顺治自然会埋怨母亲孝庄对自己的不管不教。
可康熙就不一样了,虽然康熙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但是却有祖母的爱护。从小就给康熙找了全国最好的几位老师,将康熙往一个英明君主的模样培养,康熙帝也因此明事理,对孝庄相当孝顺,两人的关系也相当融洽。当时朝中虽然也有强臣鳌拜的威胁,但是作为四大辅臣的鳌拜却无法和摄政王多尔衮相提并论,康熙的童年还是比顺治好的多。
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
在清朝历史上,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一直是个谜。据野史记载,当初皇太极死后,并没有选定继承人,可多尔衮对皇位早有企图,美丽的孝庄皇后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福临顺利即位,就下嫁给了多尔衮,以此来换取福临的皇位。
但是,在现在的很多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顺治帝称呼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或“皇叔父”,从这点就可以推测,孝庄八成是下嫁给了多尔衮。
顺治长大之后,对自己母亲与多尔衮的关系自然有所了解,纵然不像野史记载的那般不堪,但也少不了风言风语。他或许知道了自己高高之上的位置,是母亲用下嫁换来的,这就让他更加厌恶多尔衮,对母亲孝庄也自然也就渐渐离心离德了。
皇帝的政治婚姻
顺治帝的两位皇后都是科尔沁草原的女人,这非常符合清朝的满蒙联姻政策,孝庄也是从科尔沁草原而来,自然也要为科尔沁部的未来考虑。但是,顺治帝对这两位皇后相当不感冒,虽然不喜欢,但是无法拒绝。只是后面,顺治爱上了董鄂妃,一进宫就被封为贤妃,不久再封皇贵妃,之后顺治甚至想要废后。对于儿子这样的儿戏婚姻,孝庄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母子之间的争吵也就多了起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就势同水火了。
而康熙皇帝的婚姻比顺治好点,孝庄没有考虑科尔沁的利益,为康熙娶的是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目的是牵制势力越来越大的鳌拜,使得康熙能够坐稳皇位。从小接受帝王教育的康熙,自然明白孝庄的意思,不仅不反对祖母,并且还对祖母相当感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孝庄与顺治关系势同水火,却与孙子康熙关系融洽的原因。而如今,有时候我们也会面对像孝庄与顺治一样的母子问题,可见从古至今,母子之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我们要像孝庄一样付出,也要学康熙一样理解、感激,这样才能让家庭更和睦。
孝庄皇太后为什么和儿子顺治关系紧张,而和孙子康熙亲密呢?
孝庄太后,即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是清朝初年非常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一生培养并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为大清王朝在建立之初时期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然而,孝庄太后与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的关系非常紧张,以至于两人间经常性的爆发激烈的争吵,但是她却与自己的孙子康熙皇帝,保持了非常密切而又亲密的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单纯的“隔辈亲”,之所以会如此状况,除了顺治与康熙对于孝庄本就有着不同的感情与态度外,孝庄在辅佐、教育这两代帝王时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方面原因导致孝庄与自己“叛逆”的儿子顺治皇帝之间的关系极为不和。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不满6岁的顺治皇帝福临“出人意料”的登上了皇位。但是,此时的顺治仅仅是个“傀儡”皇帝,摄政王多尔衮才是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才得以亲政,进而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顺治皇帝与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甚至已经到了一见面就要激烈争吵的地步。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母子隔阂”的局面,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顺治与孝庄的母子关系受到了多尔衮的干涉与影响。
多尔衮刚刚成为辅政王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避免“两宫太后”,即孝端文皇后哲哲以及孝庄参与执政,因而确立了严格的“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与此同时,多尔衮为了继续强化对于顺治皇帝的控制,于是又将孝庄与顺治进行了“隔离”,这也使得这对母子长时间不能相见。
此时的顺治皇帝年龄非常的小,而他却从小无法感受到母爱,久而久之,顺治与孝庄之间的母子关系也就变得疏远起来。
其次,顺治与孝庄在对待汉族文化以及汉族官员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历史上的孝庄太后,并不是像许多影视作品中的那样,极力推崇汉族文化,并且积极鼓励重用汉族官员的,相反,他对于汉族传统文化以及汉族官员是非常的排斥和抵触。关于这一点,有史料记载称:
“闻其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辈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则胡运衰,辄加禁抑云矣。”
可顺治皇帝在亲政后,开始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同时他也受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响,对于汉族官员也非常的信任。因而在这一点上,母子二人的意见完全相反,并且顺治皇帝一再坚持己见,这也让他们两人之间就此冲突不断。
再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孝庄太后与顺治就后宫废立之事上的矛盾持续激化。
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皇帝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遵守了由多尔衮为其订立的婚约,迎娶了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同时也是孝庄亲侄女的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皇后。然而,顺治与孟古青之间的关系极为不和,以至于顺治十年(1653)的时候,顺治将孟古青废为静妃,并将其彻底打入冷宫。
为了继续维护科尔沁蒙古在朝堂上的地位,在孝庄太后的极力要求下,顺治皇帝又迎娶了年仅13岁的蒙古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同时也是孝庄的侄孙女的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可此后不久,顺治皇帝最为宠爱董鄂妃入宫,顺治便开始“独宠鄂妃”,甚至还险些再度废掉皇后,最终在孝庄太后的一再坚持下,顺治才只得作罢。
除此之外,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顺治后宫中地位较高并且接受过正式册封的后妃,基本全部来自于蒙古部落,而孝庄也希望这些蒙古后妃能够诞育出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从而将来由其继承皇位。可顺治皇帝却非常“叛逆”的对这些蒙古后妃采取了极为冷漠的态度,这其中也包括他的两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皇后,而这也使得终顺治一生,都没有能够诞育一位具有蒙古血统的皇子。
就这样,在顺治皇帝的婚姻与后宫问题上,孝庄与顺治的矛盾愈演愈烈,并且导致了母子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在其去世后,朝廷对外公布了一份顺治皇帝的“罪己诏”,然而据说这份“罪己诏”中的许多内容,就是孝庄太后亲自表述的。其中,关于“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及“独宠鄂妃”等相关内容,无疑也是孝庄太后对于顺治皇帝极度不满的一种宣泄。
对于康熙,孝庄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和帮助,而不是直接干涉。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康熙并不受孝庄的疼爱。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不满两岁的康熙得了天花,于是他被安排在西华门外的一所普通寺庙中的“避痘”,在此期间,顺治和孝庄都没有前去探望过,只有孝庄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对康熙进行了照顾。
对于孝庄来说,康熙由庶妃佟佳氏所生,并不是她所看重的蒙古后妃所生,再加上这个时候的顺治正值壮年,因而孝庄对于康熙的如此态度也说明此时的她已经做好的最坏的打算了。
只不过康熙是“福大命大”,最终在苏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下得以痊愈,而孝庄也因此对康熙的态度转变了许多,再加上康熙从小天资聪慧、聪明伶俐,进而让孝庄对其是愈发的喜欢。
就这样,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去世后,康熙在孝庄太后以及深得顺治信任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支持下,最终顺利登上皇位。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情,让康熙对于孝庄太后是感念终身。
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孝庄太后让康熙迎娶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顺治临终前,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起初,这四人尚且能够“遵循誓言,和衷共济”,可随着鳌拜势力的不断崛起,“四大臣辅政”的局面逐渐演变为了“鳌拜专政”,并对康熙皇帝的皇权统治根基形成了挑战。
为了能够扳倒鳌拜集团,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在康熙四年(1665年)的时候,康熙正式迎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就此实现了与赫舍里氏家族的利益绑定。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也正是在索尼之子索额图的全力协助下,利用一群布库少年完成了“智擒鳌拜”的“壮举”,就此将大权彻底收归到自己手中。
可以说,孝庄太后让康熙迎娶赫舍里氏为皇后,进而与整个赫舍里氏家族“结盟”,堪称康熙能够“智擒鳌拜”的关键所在。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三藩之乱”期间,这次孝庄为康熙招募了一支特殊的军队。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造反,“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然而,就在清军纷纷被抽调南下,京畿地区防御极度空虚的时候,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与罗布藏也发动了叛乱,并率兵直扑北京而来,其前锋距离京城更是不到四百里。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孝庄太后积极联络,帮助康熙招募一支由八旗贵族家丁组成的军队。康熙皇帝随即将这支三千多人的“杂牌军”交给了多罗信郡王鄂扎和图海统领,并最终成功平定了察哈尔的叛乱,成功挽救了京城危机。
而在这之后,孝庄太后经常对康熙进行耐心细致的劝导,并且为其积极出谋划策,可以说“三藩之乱”的最终平定,与孝庄太后的努力帮扶密不可分。
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孝庄太后去世,康熙皇帝悲痛欲绝。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而从康熙皇帝对于孝庄太后的这段悼词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于此前对待顺治皇帝时的那种过度“干涉”,孝庄太后对于康熙皇帝,更多的采取的是教育培养和积极帮助的方式,给了康熙以很大的自主空间,再加上康熙本就是至仁至孝,因而这对祖孙之间的关系极为融洽和亲密,这便和顺治与孝庄之间紧张的母子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孝庄和顺治不是母子关系吗?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此紧张?
孝庄太后和顺治皇帝虽然是母子,但是母子俩的关系其实非常差,原因是孝庄太后对于顺治皇帝的后宫管控得太严了,顺治皇帝的皇后和妃嫔都要受到孝庄太后的管制,孝庄太后都是选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女子给顺治皇帝,而且孝庄太后极力阻止顺治皇帝让董鄂氏为皇后,这也是母子关系降到冰点的根本原因。
首先,其实清朝时期的后妃跟家族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一个妃子得宠会给家族带来很大的助益,而大家族的女子成为妃嫔,皇帝也能够得到这个家族的鼎力支持,所以清朝时期的后妃选择,其实也是一场政治博弈。
而顺治皇帝时期是最特殊的,当时的蒙古部落还不算完全稳固,所以需要不断联姻来让蒙古部落觉得清朝很重视蒙古,而孝庄太后自己又是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氏,所以她肯定是希望自己家族能够成为自己儿子坚定的后盾,同时也要拉近清朝和蒙古部落的关系。
因此,孝庄太后选择了自己的侄女来当皇后,但是顺治皇帝很不喜欢这个性格跋扈的表妹,一直都想要废掉她,但是孝庄太后一直不允许,因为孝庄太后担心此举会导致科尔沁部跟清朝的关系恶化,但是顺治皇帝执意要废黜皇后,孝庄太后便说降为静妃就好了,而后又主动找了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当皇后,而这名皇后依然是孝庄太后的家族的,按照辈分来算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
最后,顺治皇帝对这个皇后还是很不满意,还想要继续废掉,然后让自己喜欢的董鄂氏当皇后,但是遭到了孝庄太后的制止,母子俩的关系因此恶化,甚至连孝庄太后生病的时候,顺治皇帝都不去看望。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