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暴雨可以说令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非常沉痛的,当然没有深入灾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深入体会这种大暴雨的危害,以及这种大暴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根据网络当中的视频,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此次大暴雨的危害,
比如说在地铁车厢当中,雨水已经淹没到人们的脖子,这样的视频,我们仅仅是看着就足够让我们感到窒息,更何况是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们。
河南大暴雨造成的后果河南大暴雨不仅仅为河南当地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时也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由于此次河南的大暴雨共计造成302个人遇难以及50个人失踪,可以说这样一个数字,令很多人内心当中都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包括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从来没有想到由于大暴雨的危害,会造成这样一组死亡以及失踪的人数。
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即便是难以接受,也要接受这样的一种后果。
国务院成立灾害调查组正是由于此次河南的大暴雨造成了数百人的遇难以及50人的失踪,包括几百亿的财产损失,在这样的一种后果下,中国国务院迅速成立了灾害调查组,针对于此次大暴雨所造成的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样的一种调查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这件事情是由于天灾引起的,
但其实国务院所成立的灾害调查组,除了深入这件事情本身进行调查之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防护和总结。
意义何在此次调查组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渗入河南省降雨灾害进行调查,在进行调查的过程当中,要对灾害进行客观的调查以及评估,除此之外更要总结此次在害爱过程当中的教训,以及未来在面对同等灾害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应对,针对于这件事情提出如何进行防灾和减灾措施,并且针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
查看是否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失职或者是渎职人员,如果一旦出现失职或者是渎职人员将依法进行追责。
虽然事后的调查并不能够挽回这些人的生命,同时也不能够挽回数百亿的财产损失,但是我们却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
未来在面对这类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此为戒,并且减少损失。
近5年来中国有哪些比较重大的自然灾害?
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1、雪灾
2008年1月3日起,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
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2、汶川地震
5·12汶川地震(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3、玉树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玉树市区附近。
截至2010年5月30日18时,经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人,无名尸体11具,失踪270人。
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人,女性1397人;青海玉树籍2537人,省内非玉树籍54人,外省籍96人(含香港籍贯1人);遇难学生199人。
4、雅安地震
4·20雅安地震是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乐山市,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
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
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5年06月05日18时30分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北纬30.3度,东经102.8度)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5、舟曲泥石流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
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
河南特大暴雨灾害致302人遇难,中国国务院成立灾害调查组的意义何在?
河南大暴雨可以说令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非常沉痛的,当然没有深入灾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深入体会这种大暴雨的危害,以及这种大暴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根据网络当中的视频,我们就能够看得出来此次大暴雨的危害,
比如说在地铁车厢当中,雨水已经淹没到人们的脖子,这样的视频,我们仅仅是看着就足够让我们感到窒息,更何况是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们。
河南大暴雨造成的后果河南大暴雨不仅仅为河南当地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时也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由于此次河南的大暴雨共计造成302个人遇难以及50个人失踪,可以说这样一个数字,令很多人内心当中都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包括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们,从来没有想到由于大暴雨的危害,会造成这样一组死亡以及失踪的人数。
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即便是难以接受,也要接受这样的一种后果。
国务院成立灾害调查组正是由于此次河南的大暴雨造成了数百人的遇难以及50人的失踪,包括几百亿的财产损失,在这样的一种后果下,中国国务院迅速成立了灾害调查组,针对于此次大暴雨所造成的灾害进行详细的调查,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样的一种调查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这件事情是由于天灾引起的,
但其实国务院所成立的灾害调查组,除了深入这件事情本身进行调查之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防护和总结。
意义何在此次调查组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渗入河南省降雨灾害进行调查,在进行调查的过程当中,要对灾害进行客观的调查以及评估,除此之外更要总结此次在害爱过程当中的教训,以及未来在面对同等灾害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应对,针对于这件事情提出如何进行防灾和减灾措施,并且针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
查看是否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失职或者是渎职人员,如果一旦出现失职或者是渎职人员将依法进行追责。
虽然事后的调查并不能够挽回这些人的生命,同时也不能够挽回数百亿的财产损失,但是我们却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
未来在面对这类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以此为戒,并且减少损失。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基本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调查取得多项“第一次”——解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当前,普查工作进展如何?普查成果有何应用?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作了介绍。
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
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坚持“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和“试点先行、适度扩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步骤,努力克服疫情等影响,开展普查调查工作。
“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说。
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取得多项“第一次”。郑国光介绍,例如,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动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融合,推进了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面摸清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重要基础;第一次补齐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措并举做好组织实施
这次普查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
“我们在全国动员了近500万人参与,涉及全国所有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介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即统一组织领导到位、部门分工协作到位、地方分级负责到位、各方协同参与到位。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介绍,从进行试点、统一标准、开展培训、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四个方面,做好这次普查工作的技术保障、技术协同以及技术质量把关。
例如,先后在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开展试点“大会战”以及全国120个县试点工作;编制20余本120万字的培训教材,举办了10多期线下线上结合的培训,录制300余节线上培训课程,通过培训确保参与人员能持证上岗……
“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
郑国光介绍,这次普查方案从制定开始,就确定了“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推动普查成果应用。
例如,在住建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说,在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依托普查系统开发了自建房排查信息归集系统,实现了信息落图定位、全过程可追溯。
在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介绍,已印发了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分类分批开展成果的应用,强化灾害风险全过程管控。特别是利用这次普查的成果,科学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
在森林草原防火领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介绍,很多地方已经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当地火险会商、灾情研判、隐患治理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