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号历史上的宜兴发生过什么事

十日日十日日2023-08-2682 阅读0 评论

梁山伯因思念祝英台积劳成疾,最终不知身亡。而祝英台在成亲当天经过梁山伯坟墓,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只见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出。

6.15号历史上的宜兴发生过什么事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故事内容: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

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扩展资料

提起《梁祝》,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被各种艺术种类改编演绎,小说、戏剧、影视、音乐……,这一传说甚至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简单来讲就是死了都要爱的故事,当中穿插一些女扮男装、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通俗桥段以增加阅读量。

从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金楼子》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改编演绎,《梁祝》也从一个单纯的传说故事,发展为一个艺术创作的“母题”。而当它成为了艺术经典之后,就很少会有人把它拉下神坛,看看它回归现实生活之后,还能站稳脚跟吗?

版本一:唐《宣室志》

最早记载“梁祝”传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但原书已散失。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时,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 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完全看不到祝英台与梁山伯之间有任何爱情线索。祝英台回家两年后梁山伯才想起去看看老同学,可见二人最多也就算是普通朋友关系,知道英台是女孩子之后便想要提亲,也许是觉得她各方面条件都挺合适,两人又是旧相识,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娶她也是不错,省的老大不小了被催婚。

但当知道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氏之子后,山伯也并没有如何不舍,本来也只是觉得合适而已嘛,不成就算了。这最多也就算是山伯一次失败的相亲而已,之后生活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这里的梁山伯比较豁达,也想得开,既然一时不能成家,那就先立业吧,所以他努力求取功名,当上了县令,谁知道身体不好,没多久病死了。这些都跟祝英台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是人各有天命。

而这里的祝英台虽然一开始“伪为男装求学”,显得挺离经叛道的,但她骨子里还是一个知道轻重、守着女子本分的人,上学期间并没有暴露身份,也没有喜上谁,回家后服从家里的安排,嫁给“马氏子”,拒绝了后来才提亲的梁山伯,之后两人再没见过面。

而后来她在出嫁路上忽遇风浪阻船,得知梁山伯墓在此,前去祭奠,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同学一场,而“地忽自裂陷, 祝氏遂并埋焉”,这一结果实属偶然,整个故事都算不上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被抹上了传奇色彩的坟墓吞人的故事,甚至可以归为志怪小说。

清朝的翟灏也是这么想的,他将《宣室志》中的这个故事收录在《通俗编》卷三十七中,仅标注为“梁山伯访友”,与爱情无关。

版本二:明《情史类略》

到了明代冯梦龙时进行了改编,他写了两个版本,一个收录在《情史类略》中:

“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鄞令,病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地裂,祝投而死。

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效劳。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吴中有花蝴蝶,橘蠢所化。妇孺呼蝴蝶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为祝英台。俗传祝死后,其家就梁冢焚衣,衣于火中化成二蝶。盖好事者为之。”

这个版本里祝英台的人物性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游学归来后便遵从家里的安排嫁人,对梁山伯也并无爱情可言。

反倒是梁山伯这个人物显得有点狭隘了,他提亲被拒,一直郁郁寡欢了三年,死之前还特意留下遗嘱,要“葬清道山下”,因为这是从祝家到马家的必经之路,死了还要给人添堵,等到英台路过前去祭拜,则“忽地裂,祝投而死”,仿佛是山伯的灵魂故意操纵的结果,因为他后来还“复显灵异效劳”。

而比较起来,马氏作为受害者,却显得挺大度,英台死后,“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还给自己未过门的妻子申请了一个“义妇”的封号,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版本三:明《喻世明言》

还有一个版本记录在《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写得非常详实,人物形象饱满,与现行的梁祝故事最为接近,可以说是梁祝故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又有个女子, 叫做祝英台, 常州义兴人氏, 自小通书好学。闻知余杭文风最盛, 欲往游学。其兄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 不共食, 你今一十六岁, 却出外游学, 男女不分, 岂不笑话!’英台道: ‘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带, 扮作男子模样, 走到哥嫂面前, 哥嫂亦不能辨认。”

“英台临行时,……对天祷告曰:‘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 若完全名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

这里将英台的父母改为了兄嫂,不过根据“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观念,也不为过。英台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子,知道杭州的文风最盛,就提出去游学,而且她胆大心细,考虑事情周全,为了打消兄嫂的顾虑,提出女扮男装,并且发誓会注重女子名节,绝不会有败坏门风之事,兄嫂这才放心让她出门。

而且她在学校三年,“衣不解带”,从没让人发现,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细心、体贴、好学、办事有分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阳光开朗懂事的女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故事是真的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故事是真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扩展资料: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认为,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据魏晋史学家的研究考证,“梁祝”故事起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并且在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梁山伯与祝英台

谁有宜兴紫砂大事记?大神们帮帮忙

北宋。早期紫砂时期,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紫砂古窑址。出土早期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这一发现证明: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明代中期。据明·周高起《阳羡茗 壶系创始》载:金沙寺(在宜兴湖父镇 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搏紫砂细土。搜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盖、的,作成壶具。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确切年代, 较难查考。推断比供春年代略早,应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 明代正德一嘉靖间(1506一1566)。据《宜兴县志》载:明正德间,有制壶名师 供春 。所制紫砂荼具,新颖精巧: 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所制 “树瘿砂壶”为世所宝,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 9)。著名紫砂高手有 董翰 、 赵梁 、 袁锡 、 李养心 和 时朋 。 明代后期。紫砂名师 时大彬 及其弟子 李仲芳 、 徐友泉 ,有”壶家妙手称三 大”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 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 “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万历时名工还有 欧正春 、 邵文全 、 邵文银 、 蒋佰 (草字头下一“夸”)、 陈用卿 、 陈信卿 、 闽鲁生 、 陈光甫 、 邵盖 、 邵二荪 、 周后溪 、 陈仲美 、 陈 君用 、 陈 君等 。万历后的名工有 陈俊卿 、 周季 山 、 陈和之 、 陈挺生 、 承云从 、 陈 君盛 、 陈辰 、 徐令音 、 沈子澈 、 陈于畦 、 徐次京 、 惠孟臣 、 葭轩 和 郑子候 等。 明末,宜与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远涉重洋运至欧洲,称为中国的“红色 瓷器”、“朱砂瓷”,成为欧洲市场的热销产品。 1650年荷兰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茶用陶壶的最早样本。 1672年英国人模仿鼎蜀壶。制造成第一批茶壶。清代康熙~雍正间(1662~ 1735),以紫砂名师 陈鸣远 为最著名,所制茗壶,善翻新样,雕镂兼长,技艺精湛,构思脱俗,配色奇妙。瓜果、砂壶 世推绝作。所制茶具、陈设品有数十种不同类型。 清代雍正、乾隆间(1723一179 5) 陈汉文 、 杨季初 、 张怀仁 ,是当时著名高手。 王南林 、 杨继元 、 杨友兰 、 邵基祖 、 邵德馨 和 邵玉亭 等,承制官廷御器,并善制彩釉砂壶。 清代乾隆时(1736~1795),有 陈文佰 、 陈文居 、“ 寄石山房 ”、“ 荆溪水石山人 ”等、所制紫砂盆,远销日本, 陈觐候 制“红砂雕花觚”、 陈滋伟 制“紫砂梅枝笔架”,均极精致。 清代乾隆、嘉庆间(1736一1820),名匠有 惠逸公 、 范章恩 、 潘大和 、 葛子厚 、 吴月亭 、 华凤祥 、 贞祥 、 君德 、 吴阿昆 和 许龙文 等。 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有 陈曼生 、 杨彭年 兄妹等高手名师。陈曼生是一位善书画、精纂刻的官吏。曾任溧阳县宰。相传他曾设计“壶样十八式”。交由杨彭年等制作,由陈的幕僚江听香、郭频迦等镌刻书铭。间有曼生自作。世称“曼生壶”。稍晚有一代名师 邵大亨 。所创茗壶,独具一格。 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宜兴鼎山白宕窑户 鲍氏 ,在上海开设“鲍生泰” 陶器店。是宜兴第一家在沪开设专售本乡陶瓷器的商号。 清代咸丰十年(1860).鼎山白宕客户葛翼云。在上海设“葛德和”陶器店主要销售宜兴陶瓷产品。 1600~1867年。约始於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宜兴紫砂输人日本, 惠孟臣 、 陈鸣远 壶。格外受到欢迎。 1867年。日本东京南画家富冈铁齐,出版《铁齐茶谱》.这是日本出版的最早一部紫砂茶具图谱。 1876年,日本奥兰田著《茗壶图 录》出版。详见“茗壶目录”。 清代光绪四年(1878,日本明治十 二年),宜兴紫砂名师 吴阿根 、 金士恒 , 应日本国常滑陶瓷名匠鲤江高须之邀。 东渡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和伊奈长三人。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宜兴鼎山白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器店。 清代宣统二年(1910),宜兴阳羡 陶业公司和宜兴物产会生产的“海竹顶紫砂壶”、“宝鼎壶”、“传炉壶”和“大柿壶”,获南京“南洋劝业会”金牌奖。 民国元年(1912),宜兴鼎山白宕窑户葛翼云和日本商人合资,在日本国名古屋市开设主销宜兴产品的陶器店。 民国二年(1913)。宜兴蜀山兴办利用陶器公司,聘请紫砂名师 范大生 为技师。 民国初期,宜兴利用公司在蜀山创办“利用陶工传习所”,特建造龙窑一座招收学员多名,这是宜兴陶瓷有史以来建立培养紫砂人材的第一所学校。 民国三年(1914)一月十六日,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聘请樊均、葛翼云两人为参加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宜兴陶器公司名誉经理。 民国四年(1915)九月二日。“葛得和陶器店”和“利用陶器公司”生产的紫砂器。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等奖和二等奖。 民国四年(1915).宜兴鼎蜀镇成立紫砂业公所、缸业(粗货业)公所、 黑货业公所、砂贷业公所和溪货业行会、同时成立。 民国六年(1917)四月。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在宜兴蜀山成立。招聘陶瓷专家和技术工人生产紫砂器。对紫砂泥质、泥色及造型等进行研究改进,当时有职员技工十七人。徒工四十多人,年产荼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十二万件。 民国七年(1918).宜兴蜀山创设江苏省立陶器工厂。专制紫砂陶器。 民国十年(1921)左右。宜兴鼎蜀镇紫砂生产,主要分布于蜀山、潜洛和上袁一带地区,烧造紫砂的龙窑有十座,年产达100多万件。 民国十五年(1926)。宜兴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特等奖。 民国十九年(1930).宜兴紫砂茶壶,在比利时举行的“列日国际博览会”获银牌奖。 民国二十年(1931)。美国芝加哥举行“世界工艺博览会”中国参展作品在上海预展。 朱可心 作“紫砂竹节鼎”为宋庆龄定购。现该鼎藏上海宋庆龄故居。 民国二十一年(1932),紫砂从业人员达六百多人,全年共烧紫砂器140 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42万元,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等国。是年,为近百年宜兴紫砂生产特盛的一年。 民国二十一年。紫砂名家 朱可心 、 程寿珍 、 俞国良 、 吴云根 和 范福奎 创作 的“云龙紫砂鼎”、“掇球紫砂壶”、 “仿古壶”和“传炉壶”等,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工艺博览会”展出, 均获优秀奖。 民国二十三年(1934)。紫砂、粗货(缸业)、黑货、溪货、黄货五个行业,合并组成陶业公会, 民国二十四年(1935),紫砂名师范大生,创作的紫砂雕塑“鹰”,在英 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荣获金奖。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八年抗战时期,七座紫砂窑, 100 多间厂房被毁、技工流散。整个蜀山窑 场,全年烧造紫砂壶不足千把。生产一 片萧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十二月,宜兴蜀山第一陶器生产合作杜制作的紫砂壶在“江苏省第一届合作杜产品展览会”。荣获特等奖。
满意请采纳

有人知道龙背山的故事吗

关于龙背山的故事有两个版本如下:
版本一:
龙背山,原名红荡山,是铜官山向东连绵起伏的筱岭山、龙潭山、沧浦山、梅林山等蜿蜒至东_之滨十多个小山丘的总称。它犹如一条长长的青龙卧伏在阳羡古城南郊,故称“龙背山”。另有一说:相传在晋朝的时候,宜兴出现了一条万恶的蛟龙,经常发蛟(群众称洪水暴发为发蛟),泛滥成灾,百姓遭殃。有一年,蛟龙发了一次特大的洪水,一直淹到铜官山脚下,洪水退了之后,留下两个大水塘,久旱不涸,终年不竭。传说这是蛟龙随着洪水匍伏着退到太湖去的时候,两只前爪抓成的。这条蛟龙后来就被周处除害时斩了,再也不能危害百姓。后人把这两个水塘称为“上龙潭”和“下龙潭”,并成为沿袭至今的两个村名。这一带起起伏伏的山岗,形似蛟龙伏着的背脊,故称“龙背山”。
版本二:
龙背墙(又名龙背山)就在龙脊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和淮北市烈山区新蔡镇境内,坐落于有着40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园林城市淮北市境内,距市中心20公里,国家3A级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龙脊山海拨363米,为淮北地区最高峰,山势由东南向西北绵延,象一条卧伏的老龙朝着古老的化家湖伸展,当地人们习惯地称作“老龙脊”。
【拓展回答】
其中版本一以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版本二为现人较为公认的推测。
最为著名的有关龙背山的电影是《全民目击》。
《全民目击》是一部由非行执导,郭富城、孙红雷、等主演的悬疑片,于2013年9月13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富豪林泰因女儿林萌萌而陷入杀人嫌疑后,聘请了律师周莉和童检察官智斗的故事。2015年,邓家佳凭借该片获得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怎么死的,死在那??

梁山伯因思念祝英台积劳成疾,最终不知身亡。而祝英台在成亲当天经过梁山伯坟墓,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只见一对蝴蝶从坟墓中飞出。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故事内容: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

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扩展资料

提起《梁祝》,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被各种艺术种类改编演绎,小说、戏剧、影视、音乐……,这一传说甚至在世界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简单来讲就是死了都要爱的故事,当中穿插一些女扮男装、父母之命、门当户对的通俗桥段以增加阅读量。

从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金楼子》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改编演绎,《梁祝》也从一个单纯的传说故事,发展为一个艺术创作的“母题”。而当它成为了艺术经典之后,就很少会有人把它拉下神坛,看看它回归现实生活之后,还能站稳脚跟吗?

版本一:唐《宣室志》

最早记载“梁祝”传说的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但原书已散失。到晚唐张读的《宣室志》时,对这个故事的描述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 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完全看不到祝英台与梁山伯之间有任何爱情线索。祝英台回家两年后梁山伯才想起去看看老同学,可见二人最多也就算是普通朋友关系,知道英台是女孩子之后便想要提亲,也许是觉得她各方面条件都挺合适,两人又是旧相识,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娶她也是不错,省的老大不小了被催婚。

但当知道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氏之子后,山伯也并没有如何不舍,本来也只是觉得合适而已嘛,不成就算了。这最多也就算是山伯一次失败的相亲而已,之后生活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这里的梁山伯比较豁达,也想得开,既然一时不能成家,那就先立业吧,所以他努力求取功名,当上了县令,谁知道身体不好,没多久病死了。这些都跟祝英台没什么关系,只能说是人各有天命。

而这里的祝英台虽然一开始“伪为男装求学”,显得挺离经叛道的,但她骨子里还是一个知道轻重、守着女子本分的人,上学期间并没有暴露身份,也没有喜上谁,回家后服从家里的安排,嫁给“马氏子”,拒绝了后来才提亲的梁山伯,之后两人再没见过面。

而后来她在出嫁路上忽遇风浪阻船,得知梁山伯墓在此,前去祭奠,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同学一场,而“地忽自裂陷, 祝氏遂并埋焉”,这一结果实属偶然,整个故事都算不上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被抹上了传奇色彩的坟墓吞人的故事,甚至可以归为志怪小说。

清朝的翟灏也是这么想的,他将《宣室志》中的这个故事收录在《通俗编》卷三十七中,仅标注为“梁山伯访友”,与爱情无关。

版本二:明《情史类略》

到了明代冯梦龙时进行了改编,他写了两个版本,一个收录在《情史类略》中:

“梁山伯,祝英台,皆东晋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归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鄞令,病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忽地裂,祝投而死。

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和帝时,梁复显灵异效劳。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吴中有花蝴蝶,橘蠢所化。妇孺呼蝴蝶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为祝英台。俗传祝死后,其家就梁冢焚衣,衣于火中化成二蝶。盖好事者为之。”

这个版本里祝英台的人物性格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游学归来后便遵从家里的安排嫁人,对梁山伯也并无爱情可言。

反倒是梁山伯这个人物显得有点狭隘了,他提亲被拒,一直郁郁寡欢了三年,死之前还特意留下遗嘱,要“葬清道山下”,因为这是从祝家到马家的必经之路,死了还要给人添堵,等到英台路过前去祭拜,则“忽地裂,祝投而死”,仿佛是山伯的灵魂故意操纵的结果,因为他后来还“复显灵异效劳”。

而比较起来,马氏作为受害者,却显得挺大度,英台死后,“马氏闻其事于朝,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还给自己未过门的妻子申请了一个“义妇”的封号,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版本三:明《喻世明言》

还有一个版本记录在《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写得非常详实,人物形象饱满,与现行的梁祝故事最为接近,可以说是梁祝故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又有个女子, 叫做祝英台, 常州义兴人氏, 自小通书好学。闻知余杭文风最盛, 欲往游学。其兄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岁不同席, 不共食, 你今一十六岁, 却出外游学, 男女不分, 岂不笑话!’英台道: ‘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带, 扮作男子模样, 走到哥嫂面前, 哥嫂亦不能辨认。”

“英台临行时,……对天祷告曰:‘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学, 若完全名节,此枝生根长叶,年年花发;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门风,此枝枯萎’。”

这里将英台的父母改为了兄嫂,不过根据“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观念,也不为过。英台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子,知道杭州的文风最盛,就提出去游学,而且她胆大心细,考虑事情周全,为了打消兄嫂的顾虑,提出女扮男装,并且发誓会注重女子名节,绝不会有败坏门风之事,兄嫂这才放心让她出门。

而且她在学校三年,“衣不解带”,从没让人发现,也遵守了自己的诺言。细心、体贴、好学、办事有分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阳光开朗懂事的女孩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宜兴灭门惨案内情:上门女婿不满岳母负气离婚,结局如何?

结局是上门女婿将岳母一家几口全部杀害,自己报警之后也开车撞向一个花坛身亡。

这是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事件在当地引发了了不少的舆论,事发之后警方也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由于全家都死绝,只能通过邻居和亲戚朋友了解情况,不过警方初步调查该上门女婿是因为对岳母不满才和前妻离婚。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谐更重要。

一、社会出现多起因家庭矛盾的刑事案件值得带大家反省。

这段时间实际上频繁发生一些类似的因为家庭矛盾而引发的刑事案件,比如杭州杀妻案和宜兴的灭门案,这两个案子呈现在大众眼前的就是血淋淋的惨烈悲剧,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反思,这样的惨剧带来的教训是深刻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性破坏。

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就不会发生悲剧。

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其实要说复杂也复杂,要说简单也简单,这些发生刑事案件的家庭,大多数因为某一方过于强势才导致弱势一方的毁灭性报复,所以在大家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特别是女性,一定要收敛脾气,对丈夫多一份包容和理解,或许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悲剧。

三、作为父母对于子女的家庭要学会放手。

宜兴灭门惨案就是因为岳母过多地干涉女儿的婚姻生活才导致的惨案,其实作为父母把儿女养大结婚生子之后就应该学会放手,过多地关心女儿的幸福问题,反而会造成相反的结果,这部分父母一般就是对于儿女之事不懂得放手,才造成这种悲剧发生。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男女之间在婚姻中大多数都会因为财产、感情和老一辈的看法而产生一些摩擦和家庭纠纷,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人在承受不了指责和家庭成员无理取闹的同时就会产生扭曲变态的报复心理,这样的做法非常极端带给大家的是一个惨烈的结果,得不偿失。不知道你怎么看待家庭问题?欢迎留言。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