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联合国不灭了缅甸

十日日十日日 2023-08-26 88 阅读
有很多国家是经常发生政变,军变事件,这并不什么出奇的事情,联合国是讨论和关注关切缅甸和平情况,而不是出不出兵的问题,

缅甸为什么到现在没有统一?

我们知道,二战日本投降撤出东南亚后,缅甸就借助民族解放的契机,脱离原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几乎所有周边国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缅甸,时至今日,连国家统一都还没有实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缅甸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几十年来,缅甸都不能统一
(网络配图)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打内战的国家并不少。只是和缅甸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基本上是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之间的对抗,而缅甸除了缅族控制的中心区域外,只要有一定实力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军队。小小的一个缅甸,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多达十几个。
这些地方武装,不仅轮流和缅甸政府过招,逼急眼了,他们还联合起来和政府军对着干,使缅甸政府的统一理想频频破灭。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要追溯到历史上,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期间产生的遗毒。
一、缅甸政府对政治权利​的剥夺造成内部民族危机。
缅甸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国家,多达130多个民族。其中缅族占人口总数的70%,另外30%为其它少数民族居民。
英国在占领缅甸时,曾遭到了缅族人强烈反抗。疲于应付的英国人,想出了以缅治缅的统治思路,那就是扶持少数民族势力来打压缅族,通过在克钦、克伦、果敢、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使他们拥有高度自治权利,帮助他们建立军队,给他们武器和经济支持。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一来,高度自治的少数民族实力大大增强。
等到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撤出缅甸,缅族掌权后,开始回收少数民族手中的权力及军队时,这些土司老爷们就不答应了。以前各自为政,相安无事,凭啥以后要受你管辖。最终,双方只能在战场上论高低。于是打打停停,一直打到了现在。
缅甸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几十年来,缅甸都不能统一
(网络配图)
二、缅甸政府对历史移民的态度激化了外来民族矛盾
当年英国人为了打压缅族人的影响力,从同为殖民地的孟加拉和印度大量移民到缅甸的若开邦。我们知道,缅族人信奉佛教,而移入的孟加拉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
这帮移民进入缅甸后,因为信仰差异,屡屡和当地的缅族人发生民族矛盾冲突,大量抢夺土地和政治资源。据当年英国驻若开邦的移民帮办史茂特记载:“阿拉干人(缅甸人)正被来自孟加拉的人挤走,他们不得不向东迁移。”
英国人在日本占领缅甸时,在若开邦组建了一支由罗兴亚人组成的“孟加拉V支队”武装力量,用来阻挡日军。
但是这支军队并没有拦击日军,而是对当地的缅族人进行种族清洗式的大屠杀。据缅甸和英国资料记载,V支队屠杀了若开邦10多万缅甸人,仅靠近孟加拉边境的一个小镇,就有3万多名佛教徒被杀,民族仇恨进一步升级。
缅甸军政府掌权后,非常担心,如果承认当地占主导地位的罗兴亚人的身份,贫穷的孟加拉会有更多的移民进入。到那时,若开邦将完全成为罗兴亚人的天下,迟早会被分裂出去。
1982年吴奈温上台后,缅甸政府制订《缅甸公民法》,明确罗兴亚人为非法移民。不承认他们的身份,为了同化罗兴亚人,缅甸政府捣毁了若开邦的清真寺庙。佛教徒对罗兴亚人的人身迫害,政府也不闻不问。这使得罗兴亚人对缅甸政府的仇恨不断升级,反抗愈加强烈。
缅甸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几十年来,缅甸都不能统一
(昂山将军)
三、缅甸政府以大缅族为中心的沙文主义路线不得民心。
早在1947年2月,带领缅甸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昂山将军,在掸邦彬龙镇,与克钦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举行了会议,达成建立统一缅甸联邦的共识。少数民族拥有高度自治、相互平等的权利,这就是有名的《彬龙协议》。
六十年代缅甸奈温军政府上台后,否认《彬龙协议》合法性,意图用军事强权统一缅甸,实行中央集权的党政军联合独裁统治,推行大缅族沙文主义。缅族利高于一切。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少数民族公民,沦为饱受歧视的二等公民。最终导致以缅族主导的军政府,与地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多年来,缅甸军政府在各方努力下,也曾多次和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但很快又重新开战。究其根源,如果双方不能建立相互诚信,在民族矛盾和政治矛盾之间达成共识。消除民族歧视和不平等,保证各民族之间拥有等同的公民身份和政治公权,那么,想从根本上停止内战乱象,几无可能。

各国政府为什么不大家一起灭了金三角?

我觉得首先金三角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其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帮、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大部分是海拔 3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生长, 是世界著名的鸦片产地。由于山路崎岖,交通闭塞,马驮人掮仍是这里的主要运输方式。掸、佤、佬、苗、瑶、克钦、僳僳、拉钴、阿卡(哈尼)、汉等民族在此定居,总人口逾百万。
就缅甸而言它自身就比较乱,经常有战乱,自己内部的问题都处理不好何来灭它;这个地方少数民族都,各个族的风俗不一样,而罂粟可以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搞不好会发生战争。三国交界每国都不可以过多的插手,何况自己国家的事怎会让它国插手?我国云南盈江贩毒的也很多,怎不见去处理他们?再说怎么去铲除呢?
呵呵,个人见解~

缅甸兵变联合国为什么不出兵?是不作为吗

有很多国家是经常发生政变,军变事件,这并不什么出奇的事情,联合国是讨论和关注关切缅甸和平情况,而不是出不出兵的问题,

小小果敢,为何缅甸花了70年都无法收复?

“直到这个世界毁灭,缅甸依然存活。”——缅甸国歌《世界不灭》

关于“战争”的话题,多少还是令人感受到些许沉痛。战争的身影在如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还是比较常见。比如,现在中国维和部队的官兵依然驻扎在国外保卫当地的和平与平安。

在如今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世界里,利益最大化的争夺依然存在,战争也因此不会消失。放眼于中国历史的长河,春秋战国时代的烽火连天,抗日战争时的枪林弹雨,还有前些年边疆与香港的暴动、战乱……战争的种种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都造成了不可言说的伤害。

虽然昨日种种,犹如过去。可是,一些枪林弹雨在现在某些地区或国度依然没有停歇,比如祖籍为南京府的中国西南边陲邻国地带——果敢。果敢与缅甸的战争持续了整整70年,可是,果敢仍未被缅甸收复,这到底是为何?

“鸡蛋”与“石头”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鸡蛋碰石头”,其内涵则是不在同一个重量上的竞争对手,就不要做自不量力的事情,因为输的往往就是力量比较弱小的一方。这句古话放到国家层面上,其内蕴更加突出、明显有且意味儿。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与教训总结中,“鸡蛋碰石头”的战争有许多典型,比如伊拉克战争、格林纳达战争等。但是也有例外的,也许大家都知道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部袭击平安县就是一个典型“鸡蛋碰石头”的例外。

可是,电视剧的内容也许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硬气的鸡蛋”到底往哪里找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果敢就是一颗“硬气且强大的鸡蛋”,缅甸政府花了70年,都无法彻底征服、收复它。

果敢总面积只有2700平方公里,其人口也只有25万,下设有一个县、两个区、两个镇和二十八个乡与社区,可能就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小县城。

而缅甸的国土面积则超过67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千万,所以缅甸与果敢相比,其“大石头”的设定是再合适不过,可是,这缅甸这块“大石头”却没有砸烂果敢这颗小小的“鸡蛋”。

果敢与中国的渊源历史

在明朝战争纷繁、国局动荡之时,衰败的明朝皇帝朱由榔带着亲信一千五百多人西逃出国,缅甸的国王准许这些中国的客人在北部山区生活。

到了1661年时,平西王吴三桂率军直逼缅甸,夺回永历帝并将其绞刑处死,南明王朝也就彻底的地覆灭了。永历帝朱由榔身边的那上千残兵,其中的一部分逃到了“麻栗坝”,隐居埋名地在那生活了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果敢汉人部落。原本在“麻栗坝”上也有原先的本土居民的,但由于打不过这群明代遗军,他们其中的有些居民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赶入深山幽谷中。这群明朝遗军大多是南朝明汉人的后室。

到了清代,一统中原后,在这里的义军们依然崇信原本的明朝皇室,开展了一系列的反清复明运动。因为祖先原打算定都南京,所以,居住在麻栗坝的这部分明朝遗军,也是所谓的“果敢汉人”们都对外自称祖籍为南京府。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缅甸获得了独立,中、英双方重新的划定了边界,中国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将果敢划分给了缅甸,但由于外部与自身的种种原因,缅甸一直未能成功的征服、收复果敢。并且,在那以后,果敢凭借自身势力成立了自治区。

可以值得一提的是,果敢的人民大多会说汉语,而在缅甸语中“果敢”是“汉人”的意思。许多的果敢人民会背诵我国的传统的名著如《大学》、《易经》等;也有大多一部分果敢的老兵是属于华人,他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军队,他们英勇善战、战斗力强。

为何“石头”碰不烂“鸡蛋”?

按常理来说,缅甸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比果敢强,收复果敢本就是势在必行的事。可是,小小的果敢却花了缅甸70多年的精力去征服,“石头”碰不烂小小的“鸡蛋”的原由到底是什么呢?经过反复的了解,我们大概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进退两难”的缅甸

大家都知道在国际外交上,我国始终是秉持着“和平外交”的原则,与各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作为“隔壁的邻居”的缅甸,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数来自中国,并且许多缅甸留学生也选择到中国留学。

虽然,美国有时经常插手于中缅关系,进行挑拨离间,但缅甸依然高度珍惜重视与中方的友谊,诚恳亲切地表示愿意一直与中国友好往来。

果敢地处背靠中国的特殊边界,缅甸政府一出手,怕伤及中国的边界,怕对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征服收复果敢时,“大石头”缅甸处于“进退两难”的位置。

2.果敢地形的优越之处

果敢地形复杂,丛林繁茂,最适合游击战。果敢军民熟悉本土地形地貌,一旦缅甸军队进攻,果敢军队则会把他们带入深山、丛林中展开游击战,这往往使不熟悉果敢地形的缅甸军队处于明处,而果敢军队则处于有利的暗处,这是最让缅甸军队无奈和无助的。

3.果敢军队骨子里的“强悍”

果敢军队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近代明朝时遗留下的军队的后裔,近代明朝时遗留下的军队大都是汉人,他们身上流淌着汉人英勇善战、战斗力强的风格。

他们的后裔身上也把这种英勇善战、强悍无畏的品质发挥到极致。一遇到战争,他们可以豁得出去,为保卫国家的安定而抛头颅洒热血、把生死看得轻之又轻;他们战斗力十足且非常强悍,打仗上战场是不要命似的。

4.缅甸自身的原因

缅甸在征服收复果敢这70多年间,同时它也在与自身内部的暴动叛乱势力做着不懈的斗争。缅甸自身内部存在着一百三十多个民族,而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支独立的民族队伍,这些民族队伍都拥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因为他们有自己枪支武器,所以他们经常进行一些内部的反动与叛乱,为缅甸政府制造了种种困扰和障碍。

缅甸政府一边要留足精力压住自身内部的反动势力,而另一边又要收复果敢,其自身是应接不暇的。

结语:

在缅甸与果敢长达70年的战争中,“小鸡蛋”果敢显示出的强硬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纵观历史的长河,以少数胜多数的战争不少之但也不多,战争也是有艺术的,战争一方的胜利不仅仅在于其数量、战术、指挥,也在于地形、自然即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