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中国虎乡还是千年药乡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盛产238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尤以“岷归”闻名遐迩,是“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和“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
宕昌是陇南一个县,经常被我们这些外乡人读作dangchang,“跌宕起伏”吗,这个“宕”字我们自然都认得。但是在这里就错了,应该读做tanchang,自古在这里就是这样读的。而且宕昌在古代曾经是宕昌国,是古羌族人的政权,这里也曾是氐人的聚居区。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什么?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州区接壤。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甘肃陇南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野生药材多达430多种,中药材种植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
被称为千年药乡。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
西和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被誉为全省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半夏之乡”。这里中药材品种丰富,旱半夏品质优良,产量超过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境内树木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高达36%。
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
1、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州区接壤。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甘肃陇南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野生药材多达430多种,中药材种植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
2、被称为千年药乡。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3、甘肃陇南西和县被称为千年药乡。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
4、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西和县全年种植药材半夏、旱半夏、半夏种子,发展半夏种植业,成立半夏协会、半夏合作社。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
5、西和县被誉为“核桃之乡”和“中药材宝库”,核桃树遍布山野,核桃产业是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历史悠久的西和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以三国文化最为著名,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据点,有“蜀汉后花园”之称。著名的汉寿侯墓、三国古战场遗址等历史遗迹,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那里被誉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中国的乞巧文化之乡是甘肃省西和县。这一天是为了记念牛郎和织女的关美丽爱情而传下来的。据说织女是玉帝 的小女儿,而玉帝不同意牛郎和织女的事情;可是织女在天上每天都想 她的孩子,玉帝看了不忍心,才勉强同意她们每年见上一面。而见面的 这一天就是每年农历7月7日,俗称“七七相会”。
陇南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中国民间素有“乞巧”传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甘肃陇南于7月27日至8月2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举办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为相传牛郎织女相会的“中国情人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乞巧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是一种集信仰、音乐、歌舞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西和乞巧传承悠久,礼节繁杂,此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相沿成习,形成固定完整的乞巧仪式。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甘肃西和县乞巧文化之乡”的称号。2008年“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至2012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2013年8月7日在首都北京举办乞巧文化高峰论坛。2013年8月7日至13日召开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
山西和顺:除了河北天河山标榜自己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之外,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境内的和顺县,也说自己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6年,山西和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江西仙女湖:位于江西新余的仙女湖,也说自己是“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
西和半夏是哪里的特产
西和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西和县全年种植药材半夏、旱半夏、半夏种子,发展半夏种植业,成立半夏协会、半夏合作社。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
陇南市西和县是“中国的半夏之乡”,全国市场近70%的半夏就来自这里。2019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年产量超过了6000多吨,产值6亿余元,将半夏加工成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饮片等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延长了半夏产业链条,降低了半夏的市场风险。这里素有“千年药乡”的美称。
所以甘肃西和县收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寄来的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陇南可以带走的特产有成县柿子、武都甜柿、八盘梨、两当县苹果、徽县红富士、陇南绿茶、武都油橄榄、武都花椒、宕昌党参、康县黑木耳、红川酒、成县核桃、西和半夏、金徽酒。
因其生长过程中会倒秧,所以叫半夏,西和县是甘肃旱半夏种植最大的产区之一,旱半夏播种时节以初春解冻后的3—5月为佳,栽时严格选种,是获取高产的关键之一,半夏是喜钾作物,西和县土壤富含钾素,给半夏生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土壤营养条件。
为什么甘肃西和是半夏之乡?
西和县凭借“中国半夏之乡”品牌,大力发展半夏种植业,通过成立半夏协会,引进和改良新优品种,使西和半夏产业逐渐壮大,已经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一条龙”式的半夏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先后年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物产有半夏、西和麻纸、花椒等。有仇池山、伏羲崖、晚霞湖等旅游景点。位置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自然资源主要有以锑矿、铅锌矿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和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先后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性辛温,人脾、胃、肺三经,生品有毒刺喉,制后入药,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痹散结等作用,为祛痰、燥湿、降逆之要药。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四川、云南、贵州、浙江、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产量较多。半夏有水、旱两种,医疗中习惯用旱半夏。
西河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先后年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物产有半夏、西和麻纸、花椒等。有仇池山、伏羲崖、晚霞湖等旅游景点。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和县常住总人口35662万人。
西和县以半夏、花椒和西和麻纸闻名,仇池山和晚霞湖的自然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而乞巧文化则在西和县传承,这里被誉为“半夏之乡”和“乞巧文化之乡”。礼县,作为秦族文化的发源地,大黄、猪油饼等特产丰富,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则展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美食如礼县热面皮和猪油饼,令人回味无穷。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