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伯夷叔齐首阳山在什么地方)

十日日十日日 09-18 12 阅读

伯夷叔齐的解释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诗经》里的《采薇》:选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开头四句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词典解释 :商 末 孤竹君 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 叔齐 为继承人。 孤竹君 死后, 叔齐 让位给 伯夷 , 伯夷 不受, 叔齐 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 周 国。 周武王 伐 纣 ,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 灭 商 后,他们耻食 周 粟,采薇而食,饿死于 首阳山 。

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词语分开解释:伯夷 : 相传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翻译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指周武王讨伐商纣,最后建立里周朝,但是商朝孤竹国两个皇子反叛是件可耻的事, 所以不做周臣,不吃周栗。

首先纠正一下,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释 义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出 处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译文

1、孔子曾言:“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故少怨言。”他们追求仁义,以身作则。我同情伯夷,通过他们的遗诗,感叹他们事迹之奇。据传,他们是孤竹君的子嗣,叔齐本欲让位兄长伯夷,但伯夷以父命为重,拒而不受,叔齐亦随之避位。国人另立其弟,伯夷、叔齐闻西伯姬昌敬老,欲投奔。

2、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3、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解读】不念旧恶怨恨少 要想获得快乐的生活,做人就应当大度一点,不要总对他人怀恨在心。否则的话,冤冤相报只会没完没了,永远都等不到安宁的那一天。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孔子周游列国。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