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讨曹爽(司马懿被曹爽架空权力多年)

十日日十日日 昨天 4 阅读

司马懿是利用什么事件打败曹爽窃取曹魏实权的?

1、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去洛阳城外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大将军曹爽及其亲信们一起随行。司马懿趁机发动高平陵政变,控制了京城洛阳。随后,司马懿诛杀了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三族,当时,曹氏宗族大将曹休和曹真都已去世,无人能制衡司马懿。

2、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

3、但实际上“高平陵之变”对司马懿来说是一场险胜,当时司马懿只是控制了都城洛阳,而皇帝曹芳与曹魏全国的兵权和物资调动权依然掌握在曹爽的手中。如果曹爽以皇帝曹芳的名义调动各地军队进攻,孤守都城洛阳的司马懿是很难抵挡的。

4、因司马懿主要依靠三千死士在“高平陵政变”中击败曹爽,这才夺取了曹魏的政权,从而奠定了西晋的立国基础。因此,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这三千死士是非常厉害的,司马懿的夺权举动也是非常顺利的。其实不然,反而是这三千死士差点遭到曹爽的府兵团灭。

“诈病赚曹爽”的含义、做法是什么?司马懿又为什么利用这件事想到篡位...

1、含义:司马懿装病使曹爽放松警惕,乘机利用“高平陵事件”诛杀曹爽。做法:装病不上朝,一副口眼歪斜的样子,还把“荆州”读成“并州”,让曹爽派来刺探的李胜相信司马已经病危,从而让曹爽丧失警惕。司马懿没有篡位的想法,他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他的目的是夺权。

2、捏造的。司马懿施招诱之计,令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往说曹爽速归认罪。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告爽只免其官位。懿还指洛水为誓,表示不食言。但事成之后便给曹爽按上谋反罪名,连同其党羽一并剪除。第一,曹爽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可是他的的党羽多为浮夸之辈,这也造成了曹爽施政并不得力。

3、曹爽又一次上了司马懿的当。这期间,司马懿在朝中翦除曹爽的党羽,将其投入监中;不久,又将曹爽兄弟下狱,以谋反大逆的罪名,诛杀尽净。从而,司马氏与曹氏的权力之争以司马氏的胜利而告终。

4、是的,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这是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也是《三国演义》的第一百零六回的内容。公孙渊是辽东太守,自称燕王,反叛魏国。司马懿率军征讨,经过一年多的攻防战,终于在襄平城下擒杀了公孙渊。司马懿回到洛阳后,发现魏主曹睿已经病重,而且被曹爽等人控制。

5、对晋朝的评价及司马家阴谋产生的蝴蝶效应 司马家通过篡位得天下,其正面作用为结束了三国混战的局面。但是通过分析可知,其实三国史是由司马家为一己私欲操纵而产生的灾难史,典型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姿态,而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并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穷奢极欲。

6、谁是三国演义里最奸诈的人 ? 司马懿的夺冠指数是很大的,屡遭孔明戏弄,凭着一张老脸安之若素,看到巾帼妇人之衣,心中大怒,脸上却是堆欢,真乃奸中之高人也。后来诈病赚曹爽,只是小菜一碟罢了。豢养亲信,铲除异己,为他孙子统一三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国时,曹魏郭太后是否是真心授权司马懿带兵去讨伐宗室曹爽?

1、曹家虽是皇室,但是此时能者廖廖。唯一一个曹爽还是心大才疏的主儿。有史料上说曹爽用兵废物屡次坑害国家,隔离郭太后离间皇室有违孝道。这些事情可能有,但是即使是真的,司马懿若是不走权臣之路,恐怕他的属下和盟友也不会答应。郭太后的诏书只是个大义借口,她本心肯定是不想司马家一手遮天的。

2、高平陵事件时,曹爽因为不听桓范的话,对司马懿心存幻想,相信朝中元老担保不杀自己的话,向司马懿投降导致诛灭三族的祸患,同时也使曹魏政权从此落入司马氏手中。

3、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曹魏皇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趁着这一机会,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从而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何束手就擒呢?

第一个就是曹爽一方有人质在司马懿手里。虽然是曹爽人在外面,但是曹爽一方的将领家眷都在洛阳城内,都怕司马懿发起狠来杀了他们的家人。所以,曹爽一方的人,基本上都是人心惶惶,并不打算跟司马懿拼个你死我活,要是真拼起来,司马懿先杀曹爽一方的家人,那么,基本上就军心瓦解了。

而这个斗争最关键的节点,就是高平陵之变。在这次政变中,司马氏集团取得了胜利,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而司马懿的深沉老练和攻心战术,使得曹爽轻易束手就擒,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少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与魏宗室曹爽受遗诏辅政。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之所以束手就擒,而不是放手一搏,甚至逆境反击,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相对于经过数十年战场磨炼的司马懿,曹爽看似是曹魏的大将军,实际上却是温室中的花朵。换而言之,曹爽的一生,都是比较顺风顺水的。

曹爽还没打就已经输了,他根本就没信心打,他也不会动手!之所以听劝,那是因为,那才是他想要的。至于其他臆测都是多余,诸如如果他反抗该如何如何,都不必讲,那不是犹豫不决的事,不敢打,不能打,没能力打,没信心打。

这种情况在曹魏一直延续了下来。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所有的权力掌握在曹爽兄弟手中。当司马懿将曹爽兄弟驱逐在外,割断了他们与留守禁军的联系,曹氏宗族就根本没有了还手之力。连曹爽兄弟都无可奈何,只有调来几千屯田的士兵来保卫自己。他们和司马懿掌握的兵力来比,根本不值一提。

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杀曹氏7000余人,曹操的部下为什么没人阻止...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高平陵事变的时候离曹操死时(220年)都过了接近30年了,就算还剩下部下,也都老弱病残了吧,其余的大多都已经死了,所以那时候已经没有人了,但在那时候还是有人前来出头的,比较著名的就是“淮南三叛”,只不过很快就被司马氏给平定了,没有翻起什么浪花。

其一,曹操的老部下大多作古。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病逝于公元220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是在公元249年,距离曹操过世已经29年了。曹操病逝时65岁,他的老部下岁数和他相仿,在曹操病逝后不久,相继去世。如夏侯惇于220年病逝、曹仁于223年病逝、张辽222年病逝、于禁221年病逝等。

第二方面是并非没有人阻止司马懿,主要是因为这场政变来得太突然,太措不及防,以至于很多大臣都没有反应过来,但也有反应过来的大臣,反应过来的大臣对曹爽说了这件事情,还提出了意见,但是由于曹爽自己犹豫不定,所以导致了失败。

司马懿掌控兵权,无人敢造次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仅仅是控制了宫廷而已,兵权实际上是在曹爽手中。但是后来曹爽为了求和所以把兵权给了司马懿,曹氏一族失去兵权后便彻底失去了与司马懿抗衡的能力,因此司马懿才胆敢肆无忌惮诛杀曹氏族人。

司马懿是怎样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篡夺曹魏军政大权的呢?_百度知...

1、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去洛阳城外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大将军曹爽及其亲信们一起随行。司马懿趁机发动高平陵政变,控制了京城洛阳。随后,司马懿诛杀了大将军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三族,当时,曹氏宗族大将曹休和曹真都已去世,无人能制衡司马懿。

2、高平陵政变可以说时司马懿作为导演,导出的一场完美的戏剧。在实力的不对等的情况下,利用头脑周旋,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上演了历史上教科书级别的军事政变。司马懿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司马氏家族的支持,还有其他氏族的支持。

3、随着蜀汉国力日下,景元四年(263年)魏朝司马氏展开攻灭蜀汉计划,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攻伐蜀汉,结果蜀后主刘禅出降,蜀汉亡国。蜀汉灭亡后,钟会密谋据蜀自立,诬陷邓艾谋反,与蜀汉姜维共谋其事,却被众魏将所攻杀,邓艾也遭卫瓘所派遣的田续杀害。

4、高平陵事件:是指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又迫郭太后(明帝后)下令废曹爽兄弟官职。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曹爽犹豫不决,最终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

5、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太后诏命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