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地名来历???
1、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
2、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
3、其地名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时期。古蜀国时期,成都地区被称为“蜀地”,城市本身则被称为“都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名称也随之演变。 在秦朝时期,成都被称为“蜀郡”,是一级行政区。
4、成都蓉城名称的由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当时,成都地区广植芙蓉花,因此得名蓉城。芙蓉花,亦称木芙蓉,花朵美丽,花开时艳丽夺目,象征着城市的繁荣与生机。蓉城之名,不仅反映了成都的自然特色,更寓意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芙蓉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
『成都』这地名的来历?
1、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鉴了西周建都的历史进程。据传,周王迁都岐山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这一名字寄托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美好期望。成都不仅名字富有深意,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
2、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
3、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成都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成都这一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它的命名源于周王室的迁都历程。周王在岐地建立都城后,每一年的居住地都会有所扩大,两年成为邑,三年则正式称为“成都”。这个名称蕴含着深远的含义,成象征着完成或终结,因此“成都”寓意蜀国的最终都城或终焉之地。
成都地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古蜀时期。古时候,成都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自然环境优越,人民生活富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成都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聚落,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地名。据史书记载,成都这一地名源于古蜀语中的成都二字,意为肥沃的土地和人民安居之地。
其地名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时期。古蜀国时期,成都地区被称为“蜀地”,城市本身则被称为“都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名称也随之演变。 在秦朝时期,成都被称为“蜀郡”,是一级行政区。
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成都”这一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周朝建立之初,由于北方蛮夷的侵扰,周王室将都城迁往岐地,并提出了“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愿景。这里的“成都”并非特指某一地,而是形容城邑逐渐成形的过程。
成都地名的由来
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
成都地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古蜀时期。古时候,成都地区被称作天府之国,自然环境优越,人民生活富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成都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聚落,逐渐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地名。据史书记载,成都这一地名源于古蜀语中的成都二字,意为肥沃的土地和人民安居之地。
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鉴了西周建都的历史进程。据传,周王迁都岐山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这一名字寄托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美好期望。成都不仅名字富有深意,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成都这个地名的来历据说是源于两个传说故事。第一个传说故事是关于一只蜀鱼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名为蜀江的河流在成都流淌,河中有一种鱼叫做蜀鱼,被誉为“天下第一鱼”。当时,成都的名字是蜀城。
成都,中国西南地区的璀璨明珠,亦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这座城市地名的由来,流传着两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条名为“蜀鱼”的神鱼。古时候,成都附近有一条名为“蜀江”的河流,江中栖息着一种神奇的鱼——蜀鱼,它们被誉为“天下第一鱼”。
成都地名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第二个故事则与一位名叫成汉的国君有关。据说在公元前,成汉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后来被秦朝所灭,但“成都”这个名字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今天的城市名称。有说法认为,“成都”这个名字来源于成汉国君的名字,是对他的纪念。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成都这个地名的来历据说是源于两个传说故事。第一个传说故事是关于一只蜀鱼的。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名为蜀江的河流在成都流淌,河中有一种鱼叫做蜀鱼,被誉为“天下第一鱼”。当时,成都的名字是蜀城。
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鉴了西周建都的历史进程。据传,周王迁都岐山后,“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这一名字寄托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繁荣发展的美好期望。成都不仅名字富有深意,其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
成都地名演变历史
1、成都,位于我国四川省中部平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 其地名演变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时期。古蜀国时期,成都地区被称为“蜀地”,城市本身则被称为“都城”。 随着历史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名称也随之演变。
2、成都地名变迁历史悠久,始于唐朝时期。武德初年(618年),成都设为益州总管府。随后经过多次改名,如西南道行台、都督府,直至龙朔二年(662年)升格为大都督府。到了天宝初年(742年),又恢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驾临成都,将其设为南京,成都守官更改为尹,标志着成都地位的提升。
3、成都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发现的金沙遗址,将成都的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的“蜀文化”。
4、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为西南道行台。武德九年(626年),又改为都督府。龙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宝初年(742年),复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升成都府,作为南京,改成都守为尹。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