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管仲故事?
鲍叔牙与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两位名人,他们之间有个著名的故事。
故事中,鲍叔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非常重视建设城墙,认为这是他们国家的重要利益所在。
而管仲则认为兵马和人才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
两人就因此不和,但后来他们经过一次思辨之后,终于化解了矛盾。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合理的思维体系,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争端和矛盾。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
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
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
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管仲典故?
齐桓公就是公子小白,他兄弟两人,另外一个叫公子纠。公子小白的师父是鲍叔牙,公子纠的师父是管仲。
公元前685年,齐国内乱。避难鲁国的公子纠与避难莒国的公子小白,回齐国争位。于是他们两人开始赛跑,谁先到齐都,谁就可以立为齐君。
在奔赴齐都过程中两队人马遭遇了。鲍叔牙请公子小白出来劝说管仲辅佐自己,管仲不听,并向小白射了一箭,小但并未受伤,但他十分机灵,立即倒下装死。管仲打败了小白的齐军。管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放慢了行军速度,让小白有时间先到达齐都,并被立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后来齐桓公定要捉拿管仲,以报一箭之仇。这时鲍叔牙进谏齐桓公,管仲是个有才干的人,可以帮助齐桓公干一番大事业。齐桓公采用了鲍叔牙的建议,破格任用管仲,管仲感恩齐桓公的宽宏大度与知遇之恩,与鲍叔牙等人齐心协力治理齐国,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管仲鲍叔牙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资金大部分由鲍叔牙筹集,但管仲分红分得最多,鲍叔牙的手下骂管仲贪婪,但鲍叔牙却说是自己分给他的。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办事,却把事情办砸,鲍叔牙不责怪他,反而还安慰他。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