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在腠理(病在腠理一词出自哪里?)

十日日十日日 2023-09-25 75 阅读

病在腠理一词出自哪里?

        这句词语出自《韩非子·喻老》里扁鹊给蔡桓公医治的典故。蔡桓公身体不适,召见扁鹊看病,扁鹊第一次诊脉后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意思就是:疾病现在已渗入到肌肤的纹理中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恐怕就会越来越严重了。

君有疾在腠理疾的意思?

有疾在腠理疾的意思是疾病。

疾[jí]汉字

疾(拼音:jí)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样子。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应是其引申义。由于“疾”字中含有“矢”,“矢”离弦后给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觉,所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由于人受箭伤或生病后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此外还有祸害、缺点、疾苦、憎恶、担忧等引申义。

疾在腠理指的是病在皮肤的纹理,腠理:中医指皮肤等的纹理和皮下肌肉的空隙。

出自《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

"君有疾在腠理"的"疾"的意思是:疾病。

"君有疾在腠理"全句翻译为: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

病入肌肤典故?

典故出自《扁鹊见蔡桓公》

作品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骨随气然和的出处?

骨随气然和,出自于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随,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随,臣是以无请也。”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