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长史和刺史都是什么呢?)

十日日十日日 2023-10-03 54 阅读

长史和刺史都是什么呢?

刺史:相当于地市一级的市长。但是这个刺史是可以兼任好多个州的刺史,例如安禄山。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长史: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负责民政和政府内务的。具体到现在的职位应该是市政府的秘书长和副市长。 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 刺史制度的每次变化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原因,而且有根本原因。考察刺史制度对于探讨两汉行政权与监察权的关系,以及进一步探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唐朝时刺史是几品官啊?

上州刺史(从三品)、中州刺史(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正四品下)。

刺史是唐朝时期一个州的长官,唐代的州分为上、中、下州,划分主要依据人口多少而定,武德年间3万户者为上州;开元十八年规定4万户以上为上州,2.5万户为中州,不满2万户为下州。

上州的刺史为从三品,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下州刺史的正四品下。

上州的刺史为三品,中州的刺史为四品,下州的刺史为五品。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继废诸郡监察御史后,又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

“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节度使和刺史哪个大?

节度使大

一、职位性质不同

1、刺史:刺史为文职,行驶监察之职。

2、节度使:节度使是纯粹的军职,只能掌管军队。

二、起源时间不同

1、刺史:起源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

2、节度使:起源于唐朝初期,朝初年在边境重要地区设置了军区,委派大将镇守,后来为了加强这位大都督或都督的权威,皇帝给其“使持节”的权力,这种持节的都督有时候就会被人叫做“节度使”。

三、作用不同

1、刺史:,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2、节度使:唐代驻守于各道的武将称为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一般情况下也时常称持节的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和安抚使等为节度使。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