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量越大 扭矩越大么?
飞轮惯性越大,输出扭矩越平稳,发动机转速越稳定。然而,飞轮的转动惯量不应该太大。如果惯性大,飞轮的质量也会变大,发动机的启动力要求就会变高,发动机扭矩输出的反应也会变差。
因此,为了减少飞轮的质量,获得大的转动惯量,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轮辋上,轮辋被设计成宽而厚。
已知刚体的转动惯量怎么求转矩?
转动惯量和转矩没有关系的.
转动惯量单位kgm^2,简单的说和旋转物的密度和形状有关;
转矩单位Nm,是施加力的大小和力臂的乘积,与被施力物体无关.
如果说互相之间的联系,从能量的角度可找到相关的东西
转动惯量和动能的关系:E=(1/2)Jw^2,J是旋转惯量,w是旋转角速度;
转矩与做功的关系:A=(1/2)Mwt,M是转矩,w是旋转角速度,t是力矩施加时间.
当转动动能E=转矩做功A时,
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M=Kw/t 这个公式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到的,限制条件:对一静止物质施加一个恒定转矩M,物质由角速度0经过时间t后加速到角速度w
扭矩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把机械手看成是细杆.那么它的转动惯量I=1/3 * m * L^2 =40 kg*m^2 .转速最高45r/m,这里条件不足,匀速时扭矩是比较小的,要算加速度。假设要1s内从0加速到45r/m=3/4 r/s,再换算是弧度制就是3/4*2π rad/s ,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1.5π rad/s^2 根据τ=Iα,扭矩=转动惯量*角加速度,得所需的扭矩为40*1.5π=188.4 Nm 最后减速比,传动效率,电机在什么转速下扭矩有效等综合因素自己估算,则可以根据扭矩来选用伺服电机.
转矩与加速度公式?
转矩=转动惯量×角加速度”这个公式是正确的。
(1)转矩: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是各种工作机械传动轴的基本载荷形式,与动力机械的工作能力、能源消耗、效率、运转寿命及安全性能等因素紧密联系,转矩的测量对传动轴载荷的确定与控制、传动系统工作零件的强度设计以及原动机容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转动惯量:是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回转物体保持其匀速圆周运动或静止的特性)的量度,用字母I或J表示。转动惯量在旋转动力学中的角色相当于线性动力学中的质量,可形式地理解为一个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用于建立角动量、角速度、力矩和角加速度等数个量之间的关系。
(3)角加速度:描述刚体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弧度/秒平方”,通常是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公式为T=9550P/n,由此可以推断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公式为P=Tn/9550。
惯量和转矩有什么关系?
惯量和转矩都是表征使物体发生旋转的能力的物理量。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物体各部分的重力和到转轴的距离的平方的乘积,对物体整体的积分。但是转动惯量的转动中心可以是空间任何一条轴、任何一个质点,而且电机扭矩的转动中心只能是电机的转动轴。
转动惯量(Moment of Inertia)是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回转物体保持其匀速圆周运动或静止的特性)的量度,用字母I或J表示。在经典力学中,转动惯量(又称质量惯性矩,简称惯距)通常以I 或J表示,SI 单位为 kg·m²。
电机扭矩即电动机的输出扭矩,为电动机的基本参数之一。常用单位为N*m(牛*米)。
对于一个质点,I = mr²,其中 m 是其质量,r 是质点和转轴的垂直距离。转动惯量在旋转动力学中的角色相当于线性动力学中的质量,可形式地理解为一个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用于建立角动量、角速度、力矩和角加速度等数个量之间的关系。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