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门当户对”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转一下我在简书上发的文章吧。
每逢涉及子女的婚姻大事,家中的长辈都是毫不含糊,不求外貌多惊艳,但一定却要求人品端正,不求大富大贵,但起码也要门当户对。说到门当户对,可真的是源远流长。
早在封建社会,可没有什么自由恋爱之说,相亲靠媒婆,结婚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看颜值,不看兴趣,甚至两个年轻人在入洞房之前连对方的样子都不知道。等到洞房花烛夜,盖头一挑,甭管高矮胖瘦,这辈子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看起来是很草率,可这也是有讲究的,门不当户不对,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往一处凑,宰相的女儿不会嫁给七品官的儿子,富家的少爷也不会娶平民的女儿做正妻。像我们熟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和七仙女”、“牛郎织女”不都是因此而被拆散的吗?虽说是虚构出来的,但艺术总是源于生活的。
在古代,门当户对是要两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当,所以两家子女所受的教育以及受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也都相近,这样双方才能有共同的习惯与话题,对事物的看法相近也不会导致两人发生分歧,会更长久的保持双方互相欣赏,促使婚姻能和谐长久。
不过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大家的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承包式婚姻早已成为了历史,先恋爱后结婚才是现在的常态。年轻人走到一起,必备的就是爱情,然后是三观、性格、长相等等,传统的门当户对反而排在了最后。
但现在就没有没有“门当户对”了吗?当然不是,毕竟社会这么现实。
当年梁施洛和李嘉诚之子李泽钜的分手新闻到现在还有人记忆深刻,明明已经为李家生了孩子,可最后虽然得了5亿的天价分手费,可还是做不成豪门李太太。因为差距太大,无论哪方面,都仿佛隔着银河系。但还有郭晶晶和霍启刚呢!郭晶晶父母是普通工厂职工,按理来说也是隔着千山万里,但郭晶晶通过自己改变了一切,在别人质疑她盘富豪们之时,她能骄傲又坦然的说出:他是豪门,我是冠军啊。
谁又能说他们不是门当户对呢?毕竟现在年轻人已经将“门当户对”升级,由“外”而“内”了。
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找到自己觉得适合自己,能“门当户对”的人。可是父母却开始着急了,于是发动亲朋好友,试图给子女寻找合适的人选。家中几套房,几台车,有无贷款,是否独生,用不用给父母养老这些问题统统成为相亲的先决条件,好像在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封建社会呢。
《门当户对》
我认为“门当户对”是一道门槛,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束缚,是一种闭门不入的非主流思想。
在古代,尤其是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因为那时男尊女卑的观念太重了,连年战乱和主要劳动力的缺失,造就了这一观点。那时女子深入简出,常年待在闺阁,不与世交,对外面世界的情形是知之甚少,又因男女授受不亲的宗教礼仪所束缚,婚姻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作为父母,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过得好,不受苦受难,不是很注重对方的人品,而是注重家境的殷实,希望自己子女在富裕的家庭里生活得好,作为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忽略了子女的主观意愿和感受。因此形成了“门当户对”的思想,等级观念阻碍了多少人,一个富庶的家庭与一个贪寒凄苦的家庭在本质上就是不对等的,根本不要期望能蒂结连理,所以才造就了多少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经典传颂至今。男人穷了,无论长得多么标志、帅气要想娶到大家闺秀、千金小姐真可谓是难入登天,无论怎样也得不到女方父母的恩准。才造成了多少真心相爱的人离家出走甚至双双殒命的传奇佳话,日夜承受着相思之苦,夜深人静时偷偷摸摸,翻墙入院幽会屡见不鲜,但又反过来,“门当户对”就真的幸福美满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一定完全是!也有选择了“门当户对”却不受人待见,常常独守空闺,以泪洗面,甚至是忍受家暴却不敢声张传扬的事还少么?
“门当户对”就好比如今社会的持证上岗一样,是一条基准线,是一道关卡,门槛,只要你有证,就标志着你可以入门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者活动,是一个基本的功能保障。现实是这样,并不一定有证的都是技术、思想过硬的人,也并不一定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往往是没有证的人更精通,更有能力,思想从事胜任,却因无证被阻挡在了门外,亦无法看清内里的是非曲直黑白。而有证的人在里面都是做的正儿八经的事吗?思想和技术都经得起考究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不一定完全是。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门当户对”既有利也有弊,世事无绝对,只存在于相对而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区别对待。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摒弃一切观念束缚了思想,不要让“门槛”变成了“门砍”!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